2012年,我國鋁土礦進口依存度在40%以上,但5月印尼開始限制鋁土礦出口,一方面,導致國內使用進口鋁土礦生產氧化鋁的產量減少;另一方面,導致進口鋁土礦價格上漲,抬升了電解鋁的成本。但基于印尼自身氧化鋁產能有限,2013年印尼鋁土礦政策仍有不確定性。
供應方面,雖然中國2013年將新增740萬噸氧化鋁產能,但仍不足以彌補進口鋁土礦對國內原鋁的供應,而國外氧化鋁供應減少的概率較大(大約減產產能為400萬噸/年)。因此,我們預計2013年國外氧化鋁市場有可能面臨供應緊張,2013年中國進口氧化鋁量將增加,氧化鋁價格有望上漲。
產量方面,2013年中東地區電解鋁將有新增產能,也不排除2012年中斷的產能在2013年復產,而中國,由于2012年項目增產較快并且中斷較少,2013年中國產量存在上行風險,但西部電解鋁行業面臨的多重困難以及較為短缺的原料供應,使電解鋁產量存在不確定因素。
消費方面,整體來說,預計2013年全球經濟溫和反彈,歐美經濟將在寬松政策中微幅增長,但增長與風險并存。而國內方面,新政府改革或將帶來實質性的變化,但全年總體目標在7.5%,低于2012年。因此,下游消費上不可寄予過高的期待。
供需平衡上,國內方面,由于2012年新增產能的過多投產以及鋁錠進口量增加,預計2013年鋁市過剩的局面依舊。而國外方面,雖然2013年在2012年的基礎上,產量有所上升,由于2012年減產較多,以及LME鋁錠出庫困難,預計2013年國外供需較為平衡。
行情回顧
回顧2012年市場走勢,鋁價跌宕起伏,但整體較2011年呈回落之勢。2012年1月以來,隨著市場憂慮情緒的減弱,以及外圍經濟數據良好:美國就業增長緩和了經濟復蘇的前景,再加上國內外鋁廠紛紛減產等諸多利好,鋁價止跌回升,倫鋁三月最高點達到2361.5美元/噸。3月以后,隨著國內下游消費的減弱以及宏觀形勢的低迷,鋁價重回跌勢,尤其是5月以來,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加劇,西班牙、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飆升,歐元、原油呈階梯式下滑,美元一路飆升,整體商品迎來恐慌性下跌,鋁價下跌速度加速,直至7月份下滑至年度低點,之后在低位橫盤震蕩長達兩月之久,最低下探至1827.2美元/噸。8月底至9月初,國內發改委集中批復文件,美國QE3出臺,鋁價低位反彈,但最高也止步于2199美元/噸,未能沖破2200美元一線。QE3出臺后,利多出盡,鋁價立即掉頭下行,演繹了一番“過山車”行情,10月底,鋁價基本上重回起點。11月份,由于中國和美國經濟數據出現明顯的復蘇,鋁價又開始反彈,目前仍在反彈途中,但受制于美國財政懸崖的擔憂而上行壓力較大。
印尼鋁土礦新政仍有不確定性
近五年來,我國鋁土礦對外依賴程度在40%以上,進口礦中80%以上都來自印尼,而去年5月1日,印尼政府開始禁止出口包括鋁土礦在內的未經加工的金屬礦石,文件聲明5月6日之后船不能靠岸,現有船只一律離港。而后,印尼能源與礦業部長宣布5月6日起執行20%的鋁土礦出口關稅,基礎價格每3個月修訂一次。因此,從2012年6月起,我國從印尼進口鋁土礦大幅減少,2012年6~9月,共進口鋁土礦829.31萬噸,是2011年同期的55%,減少了接近一半,按照我國每年生產電解鋁2000萬噸、我國鋁土礦對外依賴程度40%來算,我國每年將約有400萬噸電解鋁沒有原料供應。
進口價格也出現明顯上漲,2012年10月中國從印尼進口鋁土礦單價高達52.36美元/噸,已基本與澳大利亞進口價格等同。自從2012年6月份以來,印尼進口鋁土礦價格不斷上漲,10月份單價較6月份上漲12.33美元/噸或30.8%。澳大利亞的進口價格則相對穩定維持在52~56美元/噸。
氧化鋁供應將減少
2012年前10個月,國內氧化鋁產量為3170.7萬噸,同比增長9.97%,但6月份開始,因印尼出臺了限制鋁土礦新政,原料減少,導致氧化鋁產量有所減少。出于對印尼鋁土礦出口政策變化的擔憂,2012年中國進口氧化鋁數量大幅增加,1~10月累計進口氧化鋁408.89萬噸,是2011年同期的2.7倍,尤其是5月份氧化鋁凈進口70.9萬噸,是上年同期的6.4倍。澳大利亞仍是中國氧化鋁的主要進口國。盡管進口鋁土礦政策嚴峻,進口礦價格上漲,但由于鋁價低迷以及供應過剩,導致2012年國內進口氧化鋁現貨價格呈震蕩調整走勢,2012年以來,中鋁僅進行了1次調價。6月1日,中鋁上調氧化鋁出廠報價為2900元/噸,上漲100元/噸,此價格為2011年11月28日以來首次上調。而國際氧化鋁的價格也受國際鋁價的制約呈現下滑的態勢。
國內新增產能方面,據統計,2012年氧化鋁新增產能為650萬噸,而2013年中國氧化鋁新擴建產能將達到740萬噸,分別為:內蒙古120萬噸、陜西380萬噸、河南40萬噸、重慶40萬噸、四川80萬噸、廣西80萬噸。國外氧化鋁市場也存在不確定性,總體來說,2013年國外氧化鋁產能將減少大約400萬噸,或將對中國產生一定影響。
電解鋁供應內外分化
電解鋁產量上,國內方面,由于西北部新增產能的陸續投產,據統計,2012年新投產的產能有411萬噸,主要在西北地區居多,使2012年中國單月產量屢創新高。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表明,2012年前10個月,中國電解鋁產量為1646.11萬噸,同比增長11.54%,其中,甘肅、寧夏、新疆等省區增幅較大,青海、甘肅、新疆分別排名第三、第五和第九。而國內減產方面,河南省電解鋁企業幾乎全部處于虧損狀態,2012年年初至今,已有30萬噸產能永久性關閉。此外,西南地區也有近20萬噸電解鋁停產。但總的來說,新增產能遠超過減產產能,預計2012年全年電解鋁產量可達2000萬噸左右,較2011年增長10%。
與國內相反,國外日均產量總體呈下滑態勢。2012年以來,國外累計減產共200萬噸左右,非洲、大洋洲、中南美洲、歐洲和北美的產量都出現了下降。南非Hillside冶煉廠和委內瑞拉Venalum冶煉廠由于運行問題造成了產量損失,加拿大Alma冶煉廠則是由于勞資糾紛造成了中斷。此外,歐洲、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減產也造成了產量的下降。
總體來說,除了其中部分中斷產能有復產,以及部分鋁廠宣布減產后未得到實施,國外永久性關閉的產能仍有100萬噸左右,其中主要集中在歐洲,為81.3萬噸/年。力拓旗下英國18.1萬噸/年Lynemouth冶煉廠和美鋁旗下意大利15.1萬噸/年Portovesme冶煉廠的關閉標志著冶煉廠已經在這些國家的終結。荷蘭22.4萬噸Vlissingen冶煉廠的破產使得該國僅存一座還在運行的冶煉廠,即12.1萬噸/年的Delfzijil冶煉廠。
倉儲大戰仍將繼續各地貿易升水難降
雖然融資倉單在LME市場上盛行多年,但2012年開始,倉儲商玩起了新“貓膩”,從2012年4月1日起,底特律和弗利辛恩LME倉庫鋁保存成本將上漲10%,倉單持有人可能會將金屬轉為注銷倉單以避免高額的租金,而倉儲商想盡各種方法,吸引金屬入庫,同時在實貨市場交易,這樣,他們在賺取更多的保管費的同時,也賺取更高的溢價,這也就是為什么倫鋁注銷倉單與庫存同時創出歷史新高,且集中化庫存分布主要集中在美國的底特律和巴爾的摩、荷蘭的弗利辛恩和鹿特丹、韓國的柔佛以及新加波。而相應的注銷倉單集中在美國的底特律、荷蘭的弗利辛恩和韓國的柔佛。入庫容易出庫難是各地貿易升水大幅攀升至歷史新高的原因。
盡管港交所收購LME,港交所主席李小加近期表示需要“審視一下現在的規則”,推進規則改革可能不能立即執行到位。2012年11月16日,LME宣布改變倉庫規則,強制要求單個金屬品種等候提貨量超過3萬噸的倉庫每天增加500噸的發貨量,但至今仍未實施。
美國市場利率維持低位至2014年以后,將使融資交易有利可圖,同時LME高度集中導致出貨不暢。短期內,這種“均衡狀態steadystate”的循環很難被打破:融資交易使市場緊張、貿易升水提升、生產商利潤上升、供應增多、時間價差走弱、融資交易有利可圖。因此,市場價格繼續反映可用庫存,而不是總庫存,且預計2013年貿易升水將會維持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