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發出了《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即'新國十條'。'國十條'出臺后,各地陸續出臺'限購令',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廈等城市推出。繼濟南市之后,青島市成為山東第二個出臺樓市限購令的城市。2011年1月29日下午,青島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青島市房地產調控新政共十二項措施(以下簡稱'十二條')。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十二條'的出臺將嚴厲打擊、遏制投機性購房行為,調控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而不是要打垮樓市,樓市調控對家居業的沖擊或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得到印證,家居市場格局會深入調整。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新國八條'、'十二條'對于建材業與房產也都是一個利好,未來的將以更加平穩持續的態勢發展。作為房地產業下游的鋁行業,會否受到影響?
零售市場暗流涌動經銷商到新建小區搶客源
筆者走訪了青島各大賣場發現,門窗銷量的還不錯。'十二條'打擊的是投機炒房者,這部分人買了房子也不會裝修,只會放在那里等著升值、出手、套現。當樓市中的水分泡沫擠掉之后,剩下的才是有真正裝修需求的。位于城陽區的德邦門窗銷售人員告訴筆者,'公司設在賣場的專賣店,主要面對的是由裝修需求的客戶,基本上都是散戶,由于賣場設在青島市近郊區,而郊區不受青島'十二條'限制,房價也現對較低,可以說限購令只影響了一部分生意。'
在北辰門窗,銷售人員告訴筆者,'我們的目標是高端客戶,都說房子賣不動,生意會收影響,可是我們今年的生意比去年同期還要好。'雖然生意好像受影響不大,但是這兩家銷售人員都透漏,客流量比往年少了。不少經銷商心里也沒底,開始轉變營銷策略,'現在都是在消化以前的業務,下半年會的形式可能會比較嚴峻,現在要有人跑出去搞地推了,才能接到單子。'為了應付下半年可能出現的沖擊,不少經銷商和企業開始尋找新的銷售渠道。
在青島好一家家居廣場外圍,有很多做門窗的作坊,相對于品牌門窗,他們以低廉的價格吸引了不少客戶。現在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其中一家門窗店的老板,老王告訴筆者,他們平時生意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在門店招徠顧客。一個是到新建小區現場尋找客戶。'現在到新建小區攬客的不只我們這樣的,一些本地的品牌企業都開始派人在新建小區跟我們搶生意,競爭太激烈。'老王說,'人家是正規企業,人員、推廣、優惠都做得比較到位,我們在競爭中往往處于下風。'
筆者來到老王提到的新建的百事凱旋城小區,還沒到就遠遠的看見好幾個擺在小區門口,旁邊還擺放著各種門窗樣品。筆者粗略的數了數大概有七八家,價格大都在500元起。相對于賣場之中動輒六七百元的價格很有競爭力。一位住正在裝修的朱先生告訴筆者,為了包陽臺,他走遍了所有賣場,最后還是在小區里定了一家。'價格便宜,整個陽臺包下來6000塊錢就夠了,一樣也是正規牌子。'他還告訴筆者,在這個小區里很多業主都是直接在小區里定的門窗,既方便又便宜。小趙,是一位現場銷售人員,她告訴筆者,她門的門窗基本上不再賣場銷售,普通門窗都是采用到新建小區銷售的方法。根據小區檔次不同擺放不同的樣品?,F在,坐在門店里等非常吃虧,很多客戶會在小區中被截流。
保障房市場節能門窗大有可為
相對于零售市場的絲絲寒意,青島的門窗企業也有些人心惶惶。泓海門窗的馬總認為,'限購令給開發商帶了資金壓力,房子賣不動,資金難回籠。沒有資金,就無法開發新項目。看起來日子將會非常難熬,但是作為房地產的下游產業,這種影響只是對建材企業的心理造成一定打擊,細想一下限購令打擊的是投資性住房,投資性住房本來就幾乎沒有裝修需求。此外,大量保障性住房的出現還會成為家裝業新的增長點。所以限購令對門窗也的影響不會太長久'。
筆者采訪發現,隨著限購令越來越嚴,國家政策對保障房也越來越傾斜,越來越多的建材商開始將重心向保障房轉移,這些建材商開始意識到,依靠單個家庭裝修的傳統零售市場份額正在下降,工程單正成為建材市場爭奪的一塊新蛋糕,尤其參與是保障房項目。
青島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會于20011年4月20日舉行,會議提出,年底前青島市區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力爭達到10000套以上,三年內青島建設保障性住房不少于6萬套,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市住房保障覆蓋面超過20%。截至目前,青島計劃開工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共73個,房源28685套,其中廉租房、公租房、經適房和限價商品房房源分別為1228套、7665套、10892套和8900套。在住房用地供應方面,2011年,全市計劃供應住房建設用地為1500公頃。會議要求,各區市特別是嶗山、黃島、城陽三區,要選擇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具備一定規模的地塊,集中建設保障性住房或限價商品住房;市區新增建設用地規劃為住宅的,應優先用于保障性住房的集中建設。
保障性住房建設要求門窗產品企業需要做到節能、價格低、設計新、質量好。因此節能門窗的應用將不斷地擴大,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業內人士認為,不久的將來系統節能門窗會占據門窗市場的主導地位。據了解,青島的騰龍,兆龍等門窗企業投入很大力度開發保障房產品有解決方案,不僅是看重保障房當這塊市場蛋糕,還有搶占節能產業的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