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并購對象老板官司纏身,還是給保利系地產內容重組讓道,保利地產“A+H”上市道路且長。
8月15日午間,股吧里一位網友發帖:“保利地產放棄收購上置,專注內部整合。”他所指的上置,是在香港聯交所掛牌的上置集團有限公司
在12個小時之前,上置集團和保利地產(600048.SH)同時發布公告,宣布二者此前的股份投資意向終止。理由是,雙方未能就可能認購之條款及條件達成一致意見,共同終止一份不具約束力諒解備忘錄,實時生效。
據此,保利地產這次進擊香港資本市場的動作宣告中止。雖然保利集團旗下擁有保利地產和保利置業(0119.HK)兩家地產類上市公司,但由于隸屬不同,保利地產始終沒有實現“A+H”股的戰略夢想。
而其他一些品牌地產商,如萬科集團、遠洋地產、中糧地產、恒大地產、中海地產等,皆形成了多家上市公司組合的資本融資平臺。最近“A+H”案例是綠地控股,它于8月18日借殼金豐投資登陸A股。一年前,它旗下的綠地香港(0337.HK)在香港上市。在收購上置集團一役中,上置老板施建涉嫌貪腐案被監視居住,成為一個插曲。有分析人士指出保利地產放棄的主要因素是,來自于國資委方面的壓力,“政府更傾向于在集團內部重組。”。
8月17日,上置集團復牌低開低走,大跌12.86%,收報0.305港元。8月18日,微跌1.64%,收報0.300港元。
“A+H”計劃擱淺
對一家上市公司股權收購,從公布意向書到放棄,保利地產僅發了兩個公告,只間隔2個月零3天。
6月5日,保利地產分別與上置集團及其控股母公司上置投資簽署股份投資意向書,股份認購完成后,保利地產將成為上置集團持股30%以上的單一最大股東。
上置投資直接持有上置集團約28.9億股,持股比例51.01%。上置集團總股本約為56.66億股,在上置投資不轉讓股份的情況下,保利地產至少要認購超過28.9億股才能成為上置集團持股30%以上的單一最大股東,代價約為7.22億港元。
從公告上看,這是一個完全由保利地產掌握主動權的買賣。在諒解備忘錄簽署4個月時間里,保利地產有權就可能的認購進行獨家磋商,而上置集團或上置控股不得與任何其他投資者進行磋商。
在今年4月以前,上置集團幾乎為仙股,股價長期徘徊在0.2港元附近。進入4月末,上置集團開始大漲,5月4日更是單日上漲76.62%至0.68港元/股,其股價最高攀至0.97港元/股,停牌前則收報0.87港元/股。
披露顯示,2014 財政年度,上置集團經審計的股東權益總額為96億港元,營業收入為14.4億港元,凈利潤約1.44億港元。
保利地產稱,由于上置集團資產和利潤規模相對較小,對其凈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等關鍵財務指標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保利收購成功,將擁有A+H兩個上市平臺,這使得當時的收購被認為是保利一筆相當劃算的買殼投資。更何況,相比其他殼資源,上置還擁有多個優質地產項目。
公司資料顯示,上置集團以上海市場為重心,開發有盧灣豪宅項目華府天地等;項目同時分布無錫、海口和沈陽。其控股股東上置控股現持有約51.01%已發行股本。而今年61歲的上置控股的實益股東施建持有36%權益,其配偶司曉東持有30%權益,施建及司曉東的若干親屬合共持有13%權益。
為何在保利地產提出3個月終止收購,上置集團董事會主席施建之子施冰向澎湃新聞表示,完全是公司層面的事,不涉及其他原因。公告顯示,施建被常州市人民檢察院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
這像年初融創中國(1918.HK)收購佳兆業(1638.HK)的故事翻版,后者主席郭英成涉嫌卷入一宗政府官員違紀案,因債務繁雜,融創最后不得不放棄。“作為央企的保利,對這類公司避得越遠越好。”一位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