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互聯網已經改變了人們工作生活的每一處、每一刻,當然也包括營銷。一個木門企業通過傳統方式選擇品牌代言人,需要做大量的市場調研與客戶分析,抽樣、問卷、電話、面訪、細分……往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物力財力之后才能找到那個“意中人”,但互聯網公司卻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輕松”地告訴你一個相同的答案。
“搜索引擎是一個大數據金礦,海量的數據庫中能夠儲存網民的真實需求,這個金礦對于廣告主洞察消費者有著重要的價值,通過對這些海量數據的洞察分析,可以為品牌營銷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百度公司副總裁曾良媒體記者。
盡管大數據幾乎成為年度流行語,在各種各樣的營銷論壇上,大數據更是必談的話題。但是,真正理解和知道如何利用大數據的CMO(首席營銷官)并不多。被稱為“整合營銷之父”的世界級營銷大師唐·舒爾茨(Don E.Schultz)前不久到訪了中國,他告訴記者:近八成的企業管理者面對大數據表示茫然,即使是世界最頂級企業的首席營銷官們,大多數也表示對于如何使用大數據還沒有準備好。
“現在,信息數量爆炸式增長,媒體的形式多種多樣,消費者獲得信息的方式也很多,消費者有多種機會獲得多種多樣的數據。過去這些信息掌握在營銷人員手里,現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有的信息隨時可得,消費者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信息。”舒爾茨告訴記者。“過去這些營銷人員并沒有這樣的復雜數據,但現在,數據量呈現幾何基數式的增長,信息過剩導致價值信息發掘難度增大。面臨這么多的數據他們也覺得不知道如何做。世界各國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大家一起在不斷的探索。”他說。
唐·舒爾茨教授對中國在大數據營銷上的表現頗為興奮,“在互聯網營銷方面中國確實在很多方面都大大超過美國,比如說雙十一,網上當天交易額達到57億美元,比美國銷售量最多的一天‘黑色星期五’多三倍。美國用手機主要打電話,而中國很多人用來獲得數據。”他說。
大數據營銷呼喚成熟的評價體系
營銷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認為是“以客戶為導向”的,這幾乎與互聯網的精神不謀而合。但是,如何才能真正把互聯網思維運用到營銷之中呢?這似乎又回到了那個古老的話題——如何找到消費者的需求,然后滿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