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其本質是研究人的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因此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年齡、不同場所、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性別、不同動機等等的人群都會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群體構成不同的營銷對象。中國人和西方發達國家因為上述影響因素的根本區別,因此在中國必然會有不同的營銷理論,這就是中國式營銷體系產生的前提。
營銷理論是一門實踐性跟強的學科,雖然它是經濟理論發展的邊緣學科,是經濟學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它更多的有賴于實踐檢驗和在實踐中總結。中國當今在企業里和學術上流傳的理論是從國外舶來的。因為中國獨有的社會環境、行為方式、文化底蘊,決定了以滿足國人需求的營銷活動與國外的營銷活動會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是根本性的區別,因此國外的營銷理論在國內會有很大程度的不適應。當然這并不是西方的營銷理論是錯誤的。西方的營銷理論是在西方發達國家實踐的基礎之上總結出來的,在西方發達國家它是對的,或者說是適應西方人的需求的。因為中國實行市場經濟的時間較短,因此,中國本土的企業在充分的市場環境下進行的市場營銷活動時間較短,積累較少,因此,中國本土經濟環境下的營銷活動還不足以提煉和總結出模式和成體系的理論。或者說中國式營銷理論的誕生更多依賴于時間,依賴于中國更多本土企業在營銷活動方面的創新和成功。這才是中國式營銷理論產生的現實經濟環境和實踐檢驗基礎。
中國成為未來世界的經濟中心是世界經濟格局發展的必然。以農村土地經濟為主的中國經濟在清朝乾隆時期,在世界的經濟格局中仍是世界經濟的第一極和制高點。隨著大工業時代的到來和以市場為主體的市場經濟時代的到來,大清國在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中落了下來,這一落就是300年。中國實行市場經濟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勢能得到空前的釋放,中國的復興是必然,未來的世界經濟中心肯定在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然這是以中國的本土的企業在世界上的巨大成功為標志的。當中國本土的企業在世界上真正成功之時,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式營銷理論真正誕生之時。這就是中國式營銷理論成型的時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式營銷理論的內容只有到了中國企業的真正崛起之時才會真正成型。
這就是提出中國式營銷的悖論。從道理上來說,理論更多的要領先于實踐,具有前瞻性,更多的來指導實踐活動。因此現在提出中國式營銷理論并不斷的豐富它,用來指導現在的企業營銷活動,并在營銷實踐中檢驗。大范圍檢驗成功之時,就是中國式營銷理論成型之時。從另一方面來說,營銷活動的實踐性要求以實踐為前提,在沒有足夠的實踐之前提出中國式營銷理論純粹是空談,沒有多少現實意義。孰對孰錯?
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在中國式營銷理論體系正式成為體系之前,各種似是而非的觀點會漫天飛,真真假假,混淆視聽。君不見中國各式各樣的營銷理論滿天飛,一些沒有根本內容變化的所謂“文字游戲”理論沖坼了書店,一些新的名詞(生澀艱硬難懂地去解釋、定義一些營銷活動,而這些營銷活動已在營銷界已有公論并有專業的詞匯)不斷出現,讓新手和外行人員無所適從或者誤入歧途,害人很深。當然不是說這些人就是有意而為,可能確實是自己沒有接受過科班的學習和行家的指導而自己進行總結而成。除了個別別有用心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基于自己的經驗實踐總結和對西方營銷理論的批判,這些人需要規范的理論體系指導,讓他們經過學習之后,對營銷理論產生敬畏,不再刻意“造詞”,營銷理論業更好交流和傳播!
從服務于營銷活動實踐和企業發展的角度,現在提出來更有利于實踐活動。讓更多的人不再沉溺和盲從于西方的所謂發達營銷理論,正視營銷的本質,正視身邊的現實環境。真正地去研究消費者需求,關注各種營銷要素。前些時期一些中國企業迷信國外的所謂理論而走進誤區,動輒多品牌運作、雙品牌運作、渠道扁平化、大客戶等等不理性的行為,都讓中國的企業付出了不少學費。中國企業還是腳踏實地地研究消費者,敢于對西方營銷理論說不!
讓我們投入到火熱的市場營銷實踐中,去總結和感受,我們的一切營銷實踐都會成為中國式營銷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讓我們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這正是提出中國式營銷理論體系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