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第一季度,中國經濟熱度不減,通漲繼續上行,人民幣仍然面臨升值壓力,更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到全球經濟競爭之中。而房地產雖然受到政策調控,卻很少看到實際的降溫跡象。面對這樣的經濟環境,防盜門企業需要努力抓住機遇,開拓國內零售、工程市場,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第一季度經形勢:四大亮點
1.GDP繼續高速增漲
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9.7%,較2010年第四季度的9.8%略有下降,但仍高于大多數經濟學家的預期。
2. 通漲繼續上行
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4%,較2月份的4.9%有了大幅提高,是32個月來的最高水平。盡管過去6個月里,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緊縮措施——包括四次加息——這些數據仍超出了預期。中國政府還6次上調銀行準備金率,現在中國大型銀行的準備金率已達到20%。
3. 首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
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出現了10.2億美元的逆差,這是中國7年來首次出現季度貿易逆差。同期,中國進出口總額達8003億美元,10億美元的逆差規模說明中國進入2011年后經常賬戶收支基本處于平衡狀態。
造成逆差的原因,除了春節假期出口活動較弱,也反映出經濟結構長期因素的變化。一是中國出口產品的漲價,這主要受到人民幣升值和國內市場通脹的影響。但中國1季度出口依然保持了26.5%的同比增速,顯示出口需求在漲價的背景下,仍然強勁。二是大宗商品的漲價,增加了中國的進口成本。其中原油、鐵礦石、銅、大豆等中國經濟必需的能源、物資,過去一年價格都大幅上漲,推動一季度進口增速同比達35%。兩者相比,進口產品漲價的壓力更大,因此整體貿易平衡由順差趨向逆差。美元的實際平均購買力繼續在下降。對于中國需求旺盛的能源、金屬、農產品而言,尤其如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顯然凈進口實實在在商品比凈進口美元外匯更有利。
4.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強勁
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的海外并購交易額躍升37%,至554億美元,約占中國買家并購總額的三分之一。今年也是開局強勁,截至3月23日,并購總額已達到約147億美元。10年前,中國企業每年在海外的并購額僅為1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