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門業市場的發展,如何更好地與經銷商合作,已成為業內所關注的問題。門業經銷商與生產企業關系也相當的微妙。企業采取怎樣的合作方式更好地管理好龐大的經銷商隊伍,而經銷商如何更和諧地融入到生產企業,實實在在地與企業共同做市場。
企業不應該把經銷商慣成“老爺”在很多企業,經銷商成為企業的“老爺”,得罪不起。每年開經銷商大會的時候,企業出錢出力要把參會的經銷商“服伺”的好好的,可有些經銷商還是不樂意。在與企業的合作過程中,以“老子”自居,根本不照顧生產企業的大局,按自己的意愿,企圖去控制企業的生產。而在另一方面,又有部分生產企業由于沒有大多的定單,一味地去滿足經銷商,“寵”著經銷商,把經銷商都寵壞了。
因此,生產商與經銷商都應該重新再審核一下自己的地位和關系了。經銷商與生產商應該是統一體,經銷商應該時刻維護著企業的利益,品牌的利益,這樣才能真正有可能從素質上提升。這樣的經銷商才是廠家喜歡的經銷商。
門業批發商模式是行不通的
從中國實際出發,中國門業市場如果做批發商模式,是行不通的。無論是鋁合金門,還是木門,其最大的特點基本是定制化“非標產品”,定制化產品出現的環節問題多在交貨期,如果從生產到流通過程中出現過多的中間環節,這無形中就延長了交貨期,這給本來就緊張的“交貨期”增加了流通環節中的障礙。
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門業產品多數是定制化產品,包括安裝在內的售后服務也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如果中間環節過多,那服務就會大大折扣,所以門業經銷商盡可能減少中間環節,大力發展加盟商或開直營店。
早些年,部分門企的營銷采取總代理模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門窗產品的經銷商總代理直接影響到企業和品牌的發展,甚至有些省級代理商借助地域網絡優勢,操控品牌的推廣,儼然成了“軍閥”,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總代理在門業發展過程中,對企業發展的阻礙越來越明顯。有的總代理公開同企業“叫板”,提出的要求越來越苛刻,如果在企業那得不到滿足,就“嘩變”!這樣的總代理讓企業又愛又恨。
企業應大力發展加盟店
門業市場的經營模式經過了幾次轉變,一個發展良好的生產企業,從最初的找經銷商到選經銷商,通常會花上5年左右時間。但由于門行業的入行門檻低,經銷商投入成本不高,也成為門業經銷商頻繁換品牌的原因之一。如何更好地把企業與經銷商捆綁起來,以專賣為主要形式的“加盟店”就產生了。
目前,“加盟專賣”的形式是門企最喜歡的方式之一,加盟這種方式以“專賣店”的形式出現。加盟商與生產企業以合同為契約,生產企業向加盟商提供商品、品牌以及開店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捆綁了雙方利益。
對于企業來說,通過合同,確立了經銷商與生產企業的合作關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經銷商對企業的“依賴”,減少經銷商的流失。而對于經銷商而言,經銷商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企業強大的資金和品牌影響力,給自己開拓市場創造條件。
扁平化是大勢所趨
在有些門業產業區的賣場,有部分是生產商的自營店(以前叫“門市部”),在佛山的華藝裝飾材料市場就有好些店是佛山本地門企的“門市”。無論是店面的裝修,還是店員的素質都比普通的門店要高出一個檔次。它不僅是市場認識企業的窗口,同時也是企業深入市場,了解消費者需求的一個重要渠道,有助于品牌企業獲取最有效的市場信息。
扁平化,是大勢所趨;精細化,也是我們行業所關注的,門企如何選擇經銷商?門企下一步如何走,答案就出來了:加盟或直營,是我們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