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筆者在走訪遼寧省內各地級市建材賣場時發現,門業經銷商的數量屈指可數。隨著行業的快速崛起,“得渠道者得天下”成了木門行業的葵花寶典,木門經銷商的數量呈幾何狀遞增。對行業前景的一致看好,吸引了各路熱錢的爭相涌入,2009年至2011年,很多新廠競相涌現,很多企業添置了國外先進的木工機械,整個行業呈現出一種被擴張的態勢。每年春季的北京木門展,木工機械展廳的火爆場景就是近年來行業發展的最佳注角。
渠道大戰展開
突然放大的產能讓企業始料不及,因此需要建立新的渠道來加以消化,新一輪的渠道大戰由此展開。經過眾多門企幾年的精耕細作,各地門業賣場的品牌容量幾近飽和。2011年初,更是有很多門企反映招商難的問題,由此可以預見,未來兩年,新老木門企業對渠道的爭奪將更加慘烈,尤其是對于新建的木門企業而言,要想在業已成熟、理性的市場中覓到自己的擁躉,則要付出比以往更加多的代價。甚至有業界人士放言,未來兩年,40%的新建木門廠將卡在渠道上。
與行業擴張相對應的是紅星、居然、歐亞達等大型家居連鎖賣場的外延。近年來,木門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引起了終端賣場的強烈關注。尤其是那些新建木門廠(定義為在2009-2011年建廠或是新增木門生產線的擴建型企業),其結局就是一部分不賺錢的經銷商退了出去,一部分經營面積小的經銷商在賣場升級中被請了出去,而那些新建木門廠的自營店被誘了進來,店是越開越大,經營成本是越來越高,最終導致很多店面淪為了企業的形象店,品牌店,從而喪失了盈利的最原始功能。
國家調控力度加大
作為一種戰略布局,很難單獨去從某個角度來判斷新企業大肆鋪店這一現象的正確與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今的市場和經濟形勢較之2004年、2005年剛起步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以2011年為例,今年以來持續調控的貨幣政策累積效應逐步顯現,調查發現,連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控制全年信貸額度,使商業銀行貸款額度緊張,眾多企業面臨融資難,物價上漲,用工成本及市場推廣成本增大等多重壓力,再加之國家對房地產調控力度的空前加大,企業的經營壓力驟增,那么在這樣一種新的經濟大環境下,如果還是固守傳統的渠道和經營模式,當現有渠道承載不動被放大的產能時,創新渠道勢在必行。
創新渠道勢在必行
創新渠道首先體現在渠道的增加,是指要在傳統的渠道之外,增加新的渠道以實現增收。目前木門企業的主要營銷渠道不外乎如下兩種:一是以自營店、經銷商加盟店、工程競標、OEM等顯性渠道方式存在,另外一種則是進入設計院、家裝公司、研究所、建筑院等領域,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提升品牌的多領域的影響力和產品的銷量,也即所謂的“隱性渠道”。除此之外,隨著歐美及世界經濟的復蘇,外銷的渠道也不容忽視,另外也可以拿出新的品牌委托品牌代理公司去運作,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企業在渠道建設上的龐大運營成本,也可以借助品牌運營商現有的渠道快速的實現品牌的鋪墊和銷售,以增加新品牌來增加新渠道。
創新渠道還體現在改造傳統渠道,推進經銷商的進步。作為支撐企業主要業績的傳統經銷商渠道仍有潛力可挖,企業可以通過深挖經銷商潛能,提升經銷商的業績水平和盈利能力來實現企業增收。如增強廠商合作的緊密程度,鼓勵和扶助具有成長性的經銷商,將其扶植為區域行業內壟斷型經銷商;將經銷商由簡單的契約型變成管理型、合作型、公司型;設立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服務經銷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