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規劃
●一是2011年,總投資18億元,落戶企業30家
●二是2012年二期開發,總投資達30億元,落戶企業50余家
●三是2013—2014年三期開發總投資100億元,產值達180億元
這是一塊充滿勃勃生機的土地,一座迸發激情活力的小鎮。這里的每一個角落,都流動著和諧的音符;每一寸土地,都讓人感受到強勁的發展律動——這就是奮進中的大邑縣沙渠鎮。在成渝經濟區建設拉開序幕之際,筆者就大邑沙渠工業園區的發展狀況對沙渠鎮黨委書記劉建軍進行了專訪。
產城一體年底投產項目50個
筆者:在成渝經濟區投資價值榜初評環節中,大邑沙渠工業園區受到熱捧,公眾投票數已達38276票。沙渠工業園區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請劉書記介紹一下。
劉建軍:大邑沙渠工業園區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不規范到逐步規范的過程。2010年3月,為促進沙渠工業園區集約、集群發展和科學管理,大邑縣委、縣政府成立了沙渠工業發展區管委會,管委會委托成都市城鎮規劃設計院按照產城一體的思路對沙渠城鎮建設、產業布局、土地利用進行新的科學規劃。
沙渠鎮歷來工業基礎較好,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工業經濟突飛猛進。2008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25億元、2009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億元、2010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1億元;2008年財政收入754萬元、2009年財政收入1250萬元、2010年財政收入達到3450萬元。
截至目前,入駐園區的項目有56個,涉及機械制造、建材(化工)、家具、食品等行業。其中建成投產或試生產的項目有38個,在建項目18個。預計到今年年底,園區建成投產的項目將達到50個。目前,沙渠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
業有13家,預計今年內還將增加至少4家。
投資18億已簽約30余企業
筆者:下一步沙渠鎮將全力打造經濟強鎮,圍繞工業園區建設,沙渠鎮又將采取怎樣的舉措來推進這項工作?
劉建軍:首先,做大做強產業。2009年9月經成都市政府批準,沙渠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為“新型建材”,以門窗為主的新型建材業逐步成為該園區的主導產業。前期,大邑縣多次赴被譽為“中國門都”和“五金之都”的浙江永康市進行實地考察,并委托浙江鑫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代理招商。
目前,已與30余家門業生產企業簽訂了投資協議,總投資18億元,占地約1300畝。初步規劃為:一是2011年,先期開發1300畝,總投資18億元,落戶門業生產企業30家,建設周期為一年,達產后可實現產值30億元,實現稅收約1.5億元,安排6000-8000人就業;二是到2012年著手進行二期開發建設,占地約2000畝,總投資達30億元,落戶企業50余家,達產后可實現產值
70億元,實現稅收3億元,安排13000-15000人就業;三是到2013—2014年著手進行第三期建設,占地5000畝,總投資100億元,落戶130余家,達產后產值可達180億元,實現稅收6億元。同時,修建近2萬平方米的門窗專業市場,輻射西部乃至全國,到“十二五”末建成“中國西部門都”。
其次,強化園區規劃建設和管理。一是完善規劃,確定長遠發展藍圖,力爭使工業園區和沙渠鎮實現最大的融合;二是多元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多渠道解決園區建設資金問題。高標準建設基礎設施,為園區發展提供優良的硬件保障。
未來目標打造城鄉統籌示范鎮
筆者: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沙渠鎮對未來的發展有什么目標?
劉建軍:沙渠未來發展的目標是著力構建現代氣息非常濃厚的工貿型現代田園風情小鎮,把沙渠建設成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蓄水池”、農副產品流通的“大集市”、農民走向市場的“橋頭堡”、主導產業發展的“聚集地”,努力打造全市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示范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