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都網小編認為,時下,泛家居行業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大決戰至少還需3 至5 年時間。大決戰的號角尚未吹響,孰勝孰負,尚無定數。當前,門窗企業之間的較量只不過是局部戰役而已。在國內市場,一、二線城市的市場競爭最為激烈,其門窗產品的市場份額僅占全國門窗市場的10%,余下的90% 的市場份額在三、四線市場。未來,誰能搶占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份額,誰將擁有大決戰的主動權。
2011 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對門窗行業來說,是有一定影響的。亞太傳媒董事長駱合理分析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對一線及省會城市的影響很大,而對二線城市的影響不大;對三、四線城市并沒有產生負面影響,反而因為城鄉一體化以及縣城、農村房地產的巨大需求而有所上升。"在一線城市苦苦尋找出路的門窗企業如何根據自身的優點和實力,避開殘酷的市場競爭,實現華麗轉身?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三、四線市場和廣大的鄉鎮中去,企業將會迎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
企業在開拓三、四線城市市場的時候,需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三、四線城市居民品牌意識較低。三、四線城市消費者的品牌意識與一、二線城市有很大差距。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門窗企業都把目光鎖定在了一、二線城市。經過多年的用心經營,這些企業已經在一、二線城市深入人心,形成不可撼動的地位。但是,在三、四線城市卻依然沒有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在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份額分配比例也沒有規律可循。門企下沉三、四線市場,一定要審時度勢,切不可因為在一、二線城市已擁有的品牌影響力,而輕視三、四線市場的開發難度。
其二:三、四線城市經銷商對店面的投入較少。目前,三、四線城市的門窗經銷商對店面的投入僅為一、二線城市的三分之一。在亞太傳媒組織的經銷商大調查中,筆者得知,大多數經銷商都表示可以接受店面的重新裝修。經銷商的這種需求為企業的渠道建設、產品展示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在三、四線市場,中小門窗企業與品牌門窗企業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這些地區的營銷策劃存在更多的創意空間,特別適合資金實力較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型門窗企業拓展業務。
其三:經銷商有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強烈需求。隨著國家對三農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民生活日新月異。網絡的普及讓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農民也一樣可以足不出戶而盡知天下事,擁有了和城市居民一樣的信息獲取平臺。而我國又是農業大國,農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 以上。隨著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農村市場展現出了巨大的消費潛力。深圳亞太傳媒組織的全國經銷商普查數據,更加證實了這一點。通過歷時三個月的地毯式走訪,筆者發現,三、四線城市的門窗經銷商普遍希望提升自己所代理品牌的知名度,有強烈的發展欲望。
其四:三、四線市場更注重產品的性價比。三、四線城市消費水平較低是不爭的事實。三、四線市場更需要物美價廉的產品。如果門窗企業進行渠道下沉的產品"性價比"較高,將會贏得更多客戶的青睞。企業在三、四線城市的品牌建設更應該依靠實惠的價格,優質的產品,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務。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未來的市場競爭,真正的較量必將在三、四線城市展開。在三、四線城市廣闊的市場上,誰能迅速提升市場占有率,贏得老百姓的好口碑,誰就能在最終的大決戰中搶到先機,獲得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