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過去的幾年里,被動房在我國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示范樣板和住宅小區遍及全國大部分省份和地區。截至目前,已經拿到PHI認證的示范項目就有21個,國內示范注冊登記的企業機構達到數百家,民間自建被動房項目更是達數千家之多。從中央到各個省市均出臺了眾多鼓勵被動房發展的文件,在政策支持下,企業和行業協同努力,被動房建筑正成為行業發展新引擎。日前,《中國建材報》記者采訪了中國被動式集成建筑材料產業聯盟主席、中國散協被動式裝配建筑專業委員會會長崔源聲,請他談談對我國被動房產業發展的看法和建議。
記者:經過多年努力,被動房產業已逐漸走進大眾視野為大家所認同,在這個過程中,被動房發展呈現出哪些特點?
崔源聲:縱觀行業發展總態勢,一個從被動走向主動、裝配式與被動式融合發展,與全面生態建筑協調發展的大格局正在形成。隨著裝配式被動房的不斷成熟和完善,一些新興產業衍生而出,不但結束了我們千百年來“刀耕火種”的居住環境,還將迎來更加繁榮的跨界產業經濟發展。被動房從被動走向主動是材料科學與新能源科學的結合,是單一產業到跨學科的發展,是綠色建材到綠色建筑的全產業鏈發展。這個過程中,建筑產業與種植、養殖業相結合,一個系統科學與全面協調發展的大好局面正在形成,一個傳統產業向新興戰略產業轉型和升級的時代將向我們走來。
記者:這里提到了兩個詞,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可否簡單介紹下這兩個詞在被動房中的意義?
崔源聲:傳統的房子由于冬天需要主動供暖(主要為煤和石油等傳統燃料),夏天需要主動制冷(也是傳統的煤或石油等能源),因而是傳統意義上的主動房。被動房是利用被動式原理,依靠圍護結構的保溫和隔熱功能為主,加之補充少量的能源(對于經典的被動房)而言,只有10%左右,而且一般是由被動式太陽能提供的,和傳統的主動房相比,可以實現90%以上的冬季供暖或夏季制冷的能量節省,因而被稱為被動房。
記者:從傳統意義上的“主動”到“被動”,是一次變革;而從“被動”到“主動式被動”更是一次躍遷,這個過程都經歷了哪些階段呢?
崔源聲:在傳統的被動房基礎上,人們逐步加大對新能源的應用力度,使建筑的供暖和制冷的傳統能量幾乎接近于零,因而近零能耗的第二代被動房便誕生了。也就是說,建筑自身在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能源消耗上,對傳統的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已經幾近于零。值得一提的是,據德國一個案例創造的記錄顯示,這種房子的成本是傳統被動房的1/2,能耗費用只是一般房屋的1/40。
除了建筑自身的采暖和制冷能源以外,建筑還需要額外的能源,包括照明、電器、做飯和洗澡等能量需求,一般要占建筑全部使用能量的50%以上。因此,在近零能耗建筑的基礎上,人們又發展了產能房,也稱為第三代被動房(或稱為優質被動房)。優質被動房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力度,不但滿足自身的供暖、制冷和建筑自身的全部能量需求,還可以把用不了的能量反饋給電網,因此成為當下被動房的頂級產品之一。
從傳統主動房到被動房,再從第一代被動房逐步加大“新式主動”的份額,使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逐步增加到第二代(傳統能源的近零或零能耗)、第三代(可再生能源產出大于建筑自身的能量消耗),從而實現從傳統主動房向新式主動房的螺旋式發展和躍遷,實現被動房的轉型和升級。
在三代被動房的基礎上,如今又發展出第四代生態建筑。以美國太陽房為代表,更加強調和生態的全面平衡和協調發展。比如,對環境的零排放,對雨水的收集和循環利用,借用自然環境和增加人工智能元素,使住宅在全生命周期內與生態和諧共處。
記者:希望我們能早日體驗到這些生態平衡適宜人類居住的房屋。從剛才的話題中,我們一直沒有離開兩個詞,“主動”和“被動”,雖然它們在房屋的迭代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可以看到,他們始終是相伴而生的,單一的存在好像很難達到房屋的“最優化”,您怎么看?
崔源聲:被動式和主動式是辯證統一的。被動式原理是相對于主動式原理而言的,“新式主動”也是相對于舊式主動原理而言。從設計師的角度,一般要多利用被動式原理,也就是說以被動式原理為主,以主動式原理為補充,這是設計傳統被動房的基本原則。但是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被動房,則逐步加大了主動的成分,這時的主動已經不僅僅是第一代被動房的主動成分,而是以新式可再生能源為主要成分的主動原理的運用,是循環式發展,螺旋式上升。
主動式和被動式原理的綜合運用,在一個事物發展的過程中實現有機統一,推動事物不斷進步和提升,也是被動房發展遵循的基本法則。
在具體建筑實踐中,被動式和主動式原理已經在國外的木結構和PC結構建筑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外,鋼結構建筑也有許多成功的案例。除了第二和第三代德國被動房外,美國的太陽房和凈零能耗建筑都是典型的代表。關于聯盟設計院設計的亞洲第一個薄壁輕鋼結構的被動房,以及美籍華人倪章元博士發明的新式鈑墻結構被動房,均屬于符合中國國情的第一代被動房。今后隨著技術的不斷進展,這些房子還需要不斷強化新式主動成分。可以說,在三大建筑結構中,被動式和主動式原理的充分運用和有效結合,將為我國未來的建筑市場譜寫出百花齊放的動人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