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石材行業繼續保持了快速發展態勢,整體實現了平穩增長,行業規模和進出口貿易不斷增長,經濟效益有所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持續提升,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行業的布局逐漸優化。但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石材行業在質量、品牌、效益和技術裝備水平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差距和不足。
“十三五”是建材工業轉型升級向縱深轉折的重要時期,同時我國石材產業也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為努力促進石材產業發展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石材協會近日聯合印發《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記者圍繞“三個攻堅戰”的攻堅目標采訪了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石材協會會長陳國慶。
記者:去年中國石材協會出臺了《石材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近日,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和中國石材協會又聯合發布《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從行業的角度如何理解這一系列舉措?
陳國慶:“十三五”期間,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仍將處于金融危機后的緩慢調整期,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地緣政治與政局動蕩風險,國際市場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從國內環境看,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創新作為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推進經濟社會平衡協調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上升,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
對石材行業來說,“十三五”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為努力實現產業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必須堅持以創新發展理念為指導,創新技術、創新政策、創新標準、創新設計,著力轉換行業企業發展動力,加快轉型升級;必須堅持協調發展的理念,以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大力發展石材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多功能型產品和建筑裝飾部品化產品,加快石材產業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的優化調整;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引導石材產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必須堅持開放發展的理念,有效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引導我國的石材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推進石材產業走國際化發展之路;必須堅持共享發展的理念,著力加強行業治理和自律,引導行業共同進步和發展成為石材產業“十三五”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正是為了切實引導石材行業主動適應新常態、適應投資和消費結構變化,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創新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去產能、調結構、補短板、開發新需求,實現由“增量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石材協會在分析行業現狀和內在規律的基礎上,按照建材工業“創新提升、超越引領”所確定的總體戰略目標,結合《建材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和《石材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要求,提出了打好石材行業“三個攻堅戰”的要求,以此作為當前和整個“十三五”期間石材行業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重點加以推進實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作用。
記者:請您具體介紹一下石材行業的“三個攻堅戰”及攻堅目標。
陳國慶:“三個攻堅戰”即打好以政策為牽引,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結構的攻堅戰,促進行業結構優化,提質增效;打好創新提升技術、開發新需求補短板的攻堅戰,加快石材行業結構調整,實現新的增長;打好石材開采和加工制造裝備水平提升的攻堅戰,以世界領先水平為目標,推進我國石材裝備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并舉。
從行業的角度說,首先要求打好以政策為牽引,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結構的攻堅戰。《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從現在起到2020年,一方面要加強政策的制定和轉化,認真落實國辦發〔2016〕34號文件和工信部聯產〔2017〕30號文件精神,依據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等綜合標準,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對號入座地推動落后產能淘汰,并制定相關產能退出市場的有關規則,推動規模小、產能利用率低、不經濟的產能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對保留的產能不僅由中低端發展轉向中高端發展,而且確保生態環境優美,實現清潔生產,合理利用資源。廢水達到零排放并循環利用,噪音和粉塵排放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實現綠色環保和資源的綜合利用;同時,新建的產能所采用的技術裝備必須是國內一流并經行業頒布的扶持支持的目錄規定之內的,以實現中低端為主向中高端發展的轉變,整體增強石材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在打好創新提升技術、開發新需求、補短板的攻堅戰方面,要求通過組織石材行業大企業、行業大專院校、科技院所瞄準開采、加工關鍵裝備組織攻堅,以國外領先水平為標的攻克技術瓶頸,為實現向高端發展做出牽引,為補短板奠定支撐;要通過有組織、有目標的技術改造提升一批,以大企業為牽引,在重點企業分別設立國家和省、市的技術中心;在骨干企業有目標地圍繞品種、產品功能、質量和環保達標組織技術改造和創新提升,到2020年有20%的企業轉向高端發展,再有30%的企業普遍得到提升。生產出具有綠色、節能、環保等不同特色和功能的優質產品,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新產品,滿足不同消費的需求,又為企業的產品增加附加值,提高經濟效益,為行業優化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奠定支撐,推動行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在打好石材開采和加工制造裝備水平提升的攻堅戰方面,強調要根據建材、石材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制定中國石材裝備制造2025規劃,著力加強石材開采和加工制造先進設備的研發。要瞄準國際領先的石材開發和制造裝備,結合我國石材礦山和石材加工的實際,提升我國石材行業的技術裝備,重點開發大型高效采礦設備、石材加工高端專用設備,提升開采加工水平與能力,提高裝備質量和產品質量,努力將中國的石材裝備技術和加工制造水平提高到國際先進水平。
“三個攻堅戰”內容具體、各有側重,既反映了石材行業當前發展中所需要突破和解決的重點、關鍵難點等瓶頸問題所在,也充分體現了推進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調結構、補短板、開發新需求的要求,對于引導石材行業、企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記者:制定這“三個攻堅戰”的背景和依據是什么?會對行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陳國慶:我國石材行業多年來從總體上一直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品種不斷增加,產業結構有所優化,科技進步不斷取得新的進展,生態、綠色發展理念日益受到重視。通過幾十年的努力,石材行業在礦山開采、裝備制造、石材加工、產業園區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涌現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產能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石材礦山、加工制造的產業集群企業。
但石材行業中長期以來存在的單純追求數量、規模的粗放型開采加工的發展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重復低水平發展態勢嚴重;企業缺乏科技投入,創新能力不強,品牌意識淡薄,產品更新更代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小企業數量多、產業集中度低,落后小作坊的生產經營模式仍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粗放的發展方式,導致經營與管理水平低下,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很多質次價低的產品充斥市場,同質化的低水平惡性競爭加劇,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同時,挫傷了行業整體創新提升的積極性,高端的新需求不足,影響了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步伐。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石材行業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行業總體效益不高,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利潤率低,虧損面加大,使行業新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
《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如能有效實施,將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制約行業發展的矛盾和瓶頸問題,進而從根本上轉變行業發展方式,提升行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滿足行業新的發展需求。
記者:您認為石材行業打好“三個攻堅戰”具備哪些有利條件?
陳國慶:從宏觀經濟政策方面看,中央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的經濟工作總基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計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原則,國辦發〔2016〕34號文件《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的發布與推進實施,必將從整體上推進整個建材工業發展方式的轉折和發展水平的提升,也為石材行業的發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時,我國整體經濟的平穩增長、結構調整和向中高端發展,為石材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有力的鞭策。加之,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石材協會近年來推進實施的打好“四個攻堅戰”、“兩個加快”、“五個緊扣”、“兩個遏制”、“兩轉一升”工作,以及在石材行業開展清潔生產、園區化建設、石材礦山建設等基礎性、規范發展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基礎工作,為有效實施“三個攻堅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記者:《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贏“三個攻堅戰”的指導意見》的發布,讓行業企業今后的發展有了主心骨,請您圍繞攻堅目標,從專家的角度給行業企業下一步的工作給出一些建議。
陳國慶:“十三五”是我國經濟發展進入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發展時期,建材工業轉型升級進入一個新的轉折期,正在實施創新提升、超越引領的戰略向高端、綠色、服務業和“走出去”方向發展。石材行業必須主動適應新常態,聚集主要問題和矛盾,著力在轉方式、去產能、調結構、補短板方面,在推進清潔生產、實施“走出去”戰略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一是要在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模式方面取得突破。突出抓好行業的轉型升級,加快轉變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從追求數量、規模型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向技術、質量、品牌、效益型的集約型的發展模式,為包括石材行業在內的建材工業“超越引領、創新提升”戰略的實施和實現奠定基礎。
二是要在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方面取得突破。要以推進石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重點,落實“去產能”、“補短板”的要求,一方面,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和裝備的力度,為先進技術裝備騰出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要,以創新設計、工業設計、裝飾設計及人居文化設計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石材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多功能型和建筑裝飾部品化等產品,提高石材產品質量檔次和加工精細度程度,拓展市場應用空間;要大力推進石材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在石材行業倡導開展以股權置換為主的兼并重組,調整存量、優化增量。大力支持、培育技術研發能力強、資金實力雄厚、管理先進、市場開拓能力強的龍頭骨干企業的發展,提高石材產業集中度,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產業競爭能力和水平;要結合我國石材產業現有產業基地建設、資源稟賦條件及市場需求變化特點等情況,進一步優化石材產業布局結構。重點支持產業基地和園區化建設,促進石材產業布局和集群結構的優化升級。
三是在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節能環保等方面取得突破。引導石材行業牢固樹立節約資源能源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識,積極主動地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實施節能減排,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生態文明發展之路。要以石材行業《清潔生產技術規范》標準的宣貫為抓手,總結推廣優秀先進企業的典型經驗和示范成果,提升全行業清潔生產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進而推進全行業在資源綜合利用和節能環保方面取得新突破。
四是在國際化發展方面取得突破。要積極引導我國的石材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以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鼓勵和支持國內企業到國外投資,參與外國石材的地質勘查和礦山開采,充分利用國際優質石材資源。培育一批技術裝備水平高、管理先進、具有較強影響品牌力的國際知名企業,促進我國石材行業、特別是優勢龍頭骨干企業的做優、做強、做大,盡早實現“超越引領”的戰略目標。
總體來看,“十三五”既是石材行業矛盾、困難和問題最突出的時期,又是實現轉機與突破點最有可能的時期,機遇與挑戰并存,只要我們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理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切實貫徹落實好石材“三個攻堅戰”的要求,必定能加快我國石材產業轉型升級進程,真正實現由石材大國向石材強國的轉變、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