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環境并不樂觀,從去年至今央行累計六次降息五次降準。
中國央行發布公告稱,基準存貸款利率分別下調0.25個百分點。降息后,基準一年期貸款利率為4.35%,之前為4.6%;基準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之前為1.75%。
與此同時,存款準備金率下降0.5%,降至16.5%。央行“雙降”舉措自今天起生效。至此,下半年以來央行連續三次“雙降”,從去年至今,央行累計六次降息五次降準。
央行“雙降”的大背景和目的
從今年下半年的三次“雙降”尤其是本次“雙降”來看,目的是什么?很明顯,當前宏觀經濟觸底,前三季度GDP增速僅僅為6.9%,經濟大環境并不樂觀,央行希望通過本次“雙降”的貨幣政策舉措幫助提振中國經濟,并抵補財政性存款流出帶來的影響。
那么,對樓市來講是利好嗎? 筆者觀點是不能一概而論。
從短期來看,尤其是至年底這個階段來看,央行本次“雙降”是利好。
從前三季度來看,樓市“救市”政策頻發,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在15個月以下的城市,比如合肥、南京、蘇州、南昌等城市)樓市需求在“救市”政策刺激之下開始集中釋放,樓市基本面好轉。
從政策面來看,截止今年9月底,除了多輪“救市”政策之外,央行也累計有六次降息五次降準,截止9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5.98萬億元,同比增長13.1%,高于今年12%的目標,貨幣政策開始走向寬松。
正是由于上述政策背景的變化,對于樓市來講,業內人士普遍看好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樓市(庫存去化周期在15個月以下的城市,比如南京、合肥、蘇州、鄭州、南昌等等),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在多輪救市政策刺激之下馬上會出現一波入市的行情。從二季度以來市場表現來看,在多輪救市政策刺激之下、在各地規劃政策利好頻出的市場背景下,開發商積極推盤、沖刺銷售業績指標,積極推動改善型需求集中釋放,此時,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迎來了市場反彈。
9月30日,央行住建部發布今年930新政,政策主導降首套首付至2.5成與提高公積金貸款的使用效率,10月24日,央行再度“雙降”,預計上述城市樓市“銀十”最后幾天的成交量勢必會短期反彈,“金九銀十”已經沒有什么太多的懸念,至今年年底,在開發商沖刺年度銷售業績指標的影響下,今年甚至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再次成為樓市“大年”。
從市場價格預期來看,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的價格在“金九十銀”已經逐漸堅挺,尤其是對于一線城市及市場基本面良好的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在15個月以下的城市,比如合肥、南京、蘇州、南昌等城市)來講,接下來幾個月勢必會出現漲價的現象。
不否認接下來樓市的上述變化趨勢,但是,我們不能僅僅著眼于眼下的樓市樂觀行情,在今年“金九十銀”及樓市年底翹尾之后樓市怎么樣?2016年以后的房地產市場怎么樣?這才是當前經濟觸底階段應該關心的話題。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 中國房地產市場環境今非昔比,如今,樓市供求基本面已經基本平衡,短期內來看,樓市仍然面臨去庫存的問題,即使有限購取消、降準降息等“救市”政策,也改變不了中國樓市“去庫存”的基本現實。今年下半年三次“雙降”之后,雖然市場成交量價會有所表現,“金九十銀”也基本成定局,也會促使樓市一線城市、部分二線城市樓市在年底出現繁榮景象,但是,這繁榮的背后是“救市”政策不斷刺激不斷透支樓市需求的結果,這繁榮景象的背后潛伏者樓市危機。而這場危機極對于明年樓市來講反而是重大利空,樓市需求危機有可能在2016年三季度爆發,屆時,樓市將陷入新一輪的調整周期,“降價潮”也將來臨。具體來講,有以下六大理由:
1樓市供求基本面已基本平衡,今年樓市基本面復蘇好轉的“大年”不可持續
同策咨詢研究部結果顯示,2010年左右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住房戶均套數已經達到1.0套,按照國際標準,城鎮家庭戶均套數達到1.0,也就意味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已基本平衡,樓市開始進入下半場,未來樓市增量房增速將遞減,房地產市場將逐步進入存量房時代。這對于未來房地產市場需求特征來講,就會體現出增速較為平穩、需求更加差異化的市場特征。
從樓市大趨勢來看,當前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供求基本面來看已基本平衡,市場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今年由于多輪“救市”政策導致樓市基本面復蘇好轉的“大年”不可持續。
從投資增速來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053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增速比1-8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增速繼續小幅回落,房企投資意愿繼續回落,這也反映出樓市下半場的市場背景下,樓市需求不足導致房企投資動力不足,今年樓市基本面復蘇好轉的“大年”不可持續。
2貨幣政策寬松,樓市需求將大量透支,樓市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瘋狂后將陷入調整期,央行“雙降”對2016年樓市是重大利空
今年 “330新政”以來,大中城市(一線城市、上述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價的回升主要是過去積壓需求的集中釋放,以及由于需求的集中釋放而帶來的市場需求的透支,如果房企據此以為未來樓市一直會保持這樣的量價走勢,那其實就是對于市場的誤判,就極有可能在未來市場出現變化之時陷入被動局面。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今年以來貨幣政策持續寬松,央行累計至今已經有六次降息五次降準,此外,央行在今年年底發行2015版新版人民幣、宣布推動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等措施,意味著新一輪中國式量化寬松來臨。雖然包括本次央行“雙降”在內的中國式量化寬松對年底有短期利好,但是由于需求在今年下半年的過度釋放,央行“雙降”等寬松措施反而對2016年樓市是重大利空。
從市場基本面較好的城市(庫存去化周期在15月以下的一線城市、上述二線城市)樓市發展趨勢來看,待本輪市場需求在第四季度集中釋放完畢之時,下一輪市場的階段性調整也就來臨了。筆者認為,下半年以來,上述基本面良好的城市已經不存在去庫存的問題,也基本不再需要政策層面的刺激,尤其是貨幣政策繼續寬松的刺激,但是,下半年仍然有三次央行“雙降”,仍然有其他的刺激性政策出臺,筆者認為,這些不必要的政策出臺導致這些城市的樓市需求過度釋放,甚至相當部分城市成交量在今年前三季度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本次央行“雙降”,其實對于上述基本面良好的城市來講亦是如此,會在第四季度繼續透支未來的樓市需求。筆者認為,由于央行“雙降”的刺激,上述城市本輪樓市量價齊升仍可持續,但最多持續到今年第四季度末,也就是說,央行貨幣政策寬松將導致樓市需求在今年下半年大量透支,樓市在下半年瘋狂后將陷入調整期,從時間的角度來看,2016年初開始新一輪的房地產市場調整極有可能會來臨,并且經歷2016年上半年的市場博弈期之后,下半年極有可能進入深度調整階段,屆時,由于今年以來的市場需求透支導致明年下半年市場需求釋放低迷,下半年尤其是明年三季度以來極有可能再現大規模“降價潮”。屆時,如果企業沒有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做到“未雨綢繆”,那么,房企就有可能會因此陷入被動推盤的局面,企業的資金面也會因此遇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