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筑幕墻行業經過近二十多年的的發展,已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多的國家,通過技術引進、吸收、創新,有些技術已經接近甚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遺憾的是,不僅既有的近400億平方米建筑中的99%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屬于高耗能建筑。我國到2002年只在城市中累計建成節能建筑2.3億平方米(包括節能率30%及50%的建筑),僅占全國城市建筑面積的2.1%。2004年我國建成使用幕墻的建筑一億平方米(使用幕墻約4000萬平方米,其中玻璃幕墻約1400萬平方米,玻璃幕墻中約有7%達到《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的要求;石材幕墻、金屬幕墻約有25%達到《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規定的要求),由此可見,建筑的節能迫在眉睫。
一、傳統玻璃幕墻的弊端
隨著玻璃幕墻大量的應用和時間的推移,許多在“玻璃大廈”里辦公和居住的人們發現,盡管玻璃使建筑物看上去輕盈亮麗、簡潔明快,但是玻璃幕墻的許多缺點也日益凸現。
(一)耗能問題
自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后,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節能工作。同樣,能源問題目前也正困擾著中國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建設節約型社會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據統計,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建筑能耗已占全市總能耗的1/4,居于能耗的首位,其中公共建筑能耗又占建筑總能耗的大部分,玻璃幕墻夏季的吸熱和冬季的散熱,在給建筑物帶來美觀亮麗的同時也大量的消耗著能源。
(二)光污染
光污染危害來源的主要對象仍是城市高層建筑的玻璃幕墻,一幢幢矗立在馬路兩側的玻璃幕墻,就像一面面巨大的鏡子,其產生的光反射,極易誘發意外交通事故。而如果人們長期受到玻璃幕墻的“白光污染”,人會深感精神壓抑,心情煩躁,除視力因長時間遭反射光刺激而下降外,還會誘發某些疾病。在國內和國外,隨著玻璃幕墻在各大城市建設中大行其道,各地近年來接到市民對光污染的投訴也直線上升。
(三)安全隱患
據有關專家介紹,目前市面上很多用于黏結玻璃幕墻結構膠水會隨著時間推移老化,甚至失效。一般而言,廠家對硅膠、結構膠承諾的保質期為10年。即便按照現行技術規范,玻璃幕墻的設計年限也不超過25年。玻璃幕墻如果年久失修,會產生許多安全隱患,成為“空中定時炸彈”。
隨著2005年7月1日《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實施,玻璃幕墻的耗能、安全隱患等問題使其處于一種尷尬的境界,玻璃幕墻將被叫停甚至遭封殺的消息不絕于耳。
二、新型玻璃幕墻的誕生與發展
那么玻璃幕墻的美觀與節能是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呢?事實上,隨著科學技術進步,一些隔熱性能好、反光系數低的玻璃都相繼問世,采用由這些玻璃組成的中空玻璃則比較好地解決了保溫隔熱的問題,使解決玻璃幕墻耗能的問題成為可能。
中空玻璃的隔熱性能好,是因為其內部的空氣層處于一個封閉的空間,氣體不產生對流,且空氣的導熱系數僅是玻璃的1/27。在北方,中空玻璃一般是盡量減少對太陽短波輻射的阻擋,使得更多的太陽輻射進入室內。而在南方,中空玻璃首先是吸收或反射太陽短波輻射,再利用中空玻璃的空氣層有效隔絕溫差傳熱和長波輻射,從而使大量的太陽輻射不能進入室內。所以,中空玻璃和有保溫隔熱功能的單片玻璃配合組成的中空玻璃等,都是有較好節能效果的。
隨著第四代節能新型玻璃幕墻的面世,幕墻的隔熱性能、生態環保功能和節省能源消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這個時代的幕墻特點是采用了高新技術,提高了幕墻的使用功能和舒適度,向綠色環保化、智能生態化方向發展。
(一)光電幕墻
光電幕墻是一種集發電、隔音、隔熱、安全、裝飾功能于一體的太陽能光電玻璃幕墻,它充分體現了建筑的智能化與人性化特點。進入90年代后,隨著常規發電成本的上升和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一些國家紛紛實施、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并提出了“建筑物產生能源”的新概念,由此推動了光電技術的大規模開發與應用。美國、日本、德國、意大利、印度等許多國家都已建有太陽能屋頂或外墻的建筑。
光電模板簡稱為PV,是多個太陽能光電池經加固處理,鑲嵌在特殊的透明度極高的低鐵玻璃中,彼此之間經過其背面的導線相連,從而構成了一個整體的光電模板。這是一種完善的技術,它的優點是可在氣候惡劣的情況下照常工作,具備抵御外界環境侵擾的能力,或在臭氧,或在酸雨,或在零下50攝氏度至90攝氏度的環境中,光電模板仍可使用幾十年,而且是極為美觀的造型材料。
光電幕墻體現了智能化特點,太陽能電池發電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或產生對溫室效應有害的氣體,也無噪音污染,并可用來發電,由此可見,光電幕墻是一種凈能源,與環境有很好的相容性。同時太陽能光電技術集成到幕墻中不僅不占有建筑面積,而且太陽能光電板晶瑩優美的外觀,具有特殊的裝飾效果,更賦予建筑物鮮明的現代科技色彩。
(二)生態幕墻
生態幕墻是隨著建筑生態化的發展而發展的,根據使用功能或使用要求,能夠改變生態和色彩的建筑幕墻稱之為生態幕墻,生態幕墻是生態建筑的一種,是生態外圍護結構的建筑。它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戰略,以使用的高新技術為先導,以生物氣候緩沖層為重點,節約資源,減少污染,是健康舒適的生態建筑外圍護結構。
生態建筑與生態幕墻在三維空間中,引入了時間概念,在功能及美學上具有獨特的意義,可以稱其為“四維建筑”,即靜與動,封閉與開放,收斂與張開,空間與時間,使建筑和幕墻更具有鮮明的音樂韻律。改變了傳統建筑和幕墻終身不變的形態和色彩,拓寬了建筑和幕墻的新視野和新技術,對現代建筑和幕墻的實踐和理論是一種補充和拓展,有著獨立的價值和意義。
由此可見,玻璃幕墻的發展是隨著科學的進步,綜合技術的開發利用,特別是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發展而精華的,所以光電幕墻和生態幕墻都是科學技術的綜合體現。
三、玻璃幕墻的節能原理分析
外窗(含透明幕墻、采光頂)的保溫隔熱性能主要取決于所采用的玻璃的保溫隔熱性能,中空玻璃的間隔層層數、距離、間隔層內的氣體,間隔條如暖邊技術,LOW-E中空玻璃膜層的輻射率都對玻璃的保溫性能有影響,可根據標準對不同類型的外窗(含透明幕墻、采光頂)部分的傳熱系數限值來確定玻璃。
不同材料的窗框對外窗(含透明幕墻、采光頂)的傳熱系數影響較大,不容忽視,塑料窗框、木窗框等因材料本身的傳熱系數較小,對外窗的傳熱系數影響不大,鋁合金窗框,鋼窗框等材料本身的導熱系數很大,形成的熱橋對外窗的傳熱系數影響較大,必須采用斷橋處理。鋁合金斷橋處理做法有很多種,材料也不同,如聚酰胺(PA)斷熱條,聚胺脂(PU)等,對保溫性能要求高的外窗(含透明幕墻、采光頂)應選擇斷橋效果好的鋁型材。
窗框面積占外窗的比例根據窗框材料和窗型系列的不同大約為20~40%,不同的窗框面積對窗的傳熱系數影響也不同。
透明幕墻的構造做法對傳熱系數也有不同的影響,明框玻璃幕墻、半隱框玻璃幕墻的影響要大于點支式幕墻和隱框幕墻。
外窗(含透明幕墻,采光頂)的遮陽系數可根據不同的玻璃本身的遮陽系數及外遮陽來選擇,以達到限值的要求。
不同顏色系列的著色玻璃,熱反射玻璃及LOW-E中空玻璃膜層的位置都有不同的遮陽系數和光學性能。
現階段提高透明幕墻節能保溫性能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鍍膜玻璃、LOW-E玻璃、熱反射玻璃、中空玻璃及隔熱斷橋鋁型材來降低結構傳熱系數,消除結構體系“熱橋”,降低空氣滲透熱損失,減少開啟窗扇面積,提高密封性等。
隔熱斷橋鋁型材的隔熱原理是基于產生一個連續的隔熱區域,運用隔熱條將鋁合金型材分隔成2個部分。隔熱條“冷橋”選用材料為聚酰胺尼龍66,其導熱系數為0.3W/(m.K),遠小于鋁合金的導熱系數,而力學性能指標與鋁合金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