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目前,建設無源房屋的熱潮正在歐洲特別是中歐興起,美國亦已建立相應研發機構。德國無源房屋技術研究已近20年,相比而言,我國這方面的研究剛剛起步。
建筑節能,“無源房”可作標桿
“有很多方法定義建筑的可持續性,其中‘無源房’是一種標志。”奧義文·內斯蘭告訴記者,從2014年開始,“無源房”已經正式成為挪威的一種法定要求,所有在挪威規劃建設的建筑必須達到“無源房”的節能標準。
為此,挪威思諾海塔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總監凱·賈斯丁舉例他們在挪威的“能源屋”項目闡述了“無源房”的優勢:以現有辦公樓的改造為例,在改造初期關注建筑過去的能源耗損情況;之后通過將建筑改造為“無源房”,實現每年節省下來的能源逐漸積累最終抵消過去的耗損,將負變為正。
總結“無源房”的設計要點,奧義文·內斯蘭表示,對建筑窗戶區域的重點考慮、建筑的有效遮陽、盡量簡短管道路線以及絕緣的管道材料等都十分重要。“挪威的建筑能耗主要在于供暖,而廣州更多的能耗則用于制冷上?!彼麑Υ朔磸蛷娬{表示,盡管廣州與挪威的氣候不同,但在建筑設計時,絕緣厚度依然應該是一個重點關注的參數,絕緣做得越厚越好。
此外,建筑的空間規劃、建筑外立面的選擇,例如對太陽能光伏板的使用,以及自然通風系統與建筑室內空間的有效結合等都是“無源房”設計的關注要點。
設計理念,“以自然為本”
當然,無論是綠色建筑或是“無源房”,在關注建筑節能同時,也必須關注生態的可持續性、社會的可持續和經濟的可持續。
在此方面,凱·賈斯丁分享了自己的設計理念:“在北歐國家,人和自然的關系長久以來都是非常緊密的,自然對于我們來講是永遠存在的。所以,我們在做建筑的時候,是在自然的大環境中將新的東西加進去,把新的建筑放在歷史悠久的景觀、歷史悠久的山脈里,要確保能讓建筑融入其中,確保它能夠‘萬古長青’,而不是以一種非常不自然的方式把自己硬插進去?!?/p>
在凱·賈斯丁看來,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國際上,當下很多設計都在倡導“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認為人高高在上,中間是技術,最下面才是自然,探索的是如何通過技術將人與自然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