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確切地說是2003年底到2004年初,筆者開始接觸純粹的家居建材零售業企業,如百安居、歐倍德、上海好美家、北京東方家園等。
先來說一說百安居。百安居是英國翠豐集團下屬企業,以21%的股份參股德國領先的DIY倉儲零售商Hornbach,并與其結成戰略聯盟,在歐洲開設了120多家門店。1969年,B&Q在英國的南安普敦市(Southampton)成立,經過40年的成功發展,在英國本土擁有超過300家的裝飾建材連鎖店,是英國建材第一品牌。目前,在英國、法國、波蘭、中國、土耳其、俄羅斯、西班牙都有百安居的連鎖店,百安居在全球8個國家擁有超過820家連鎖店。其在家居建材行業的排名如下:英國第一,歐洲第一,全球第三。
曾經,百安居在中國無比輝煌,是遍布中國大部分城市,如東莞、廣州、深圳、昆明、重慶、北京、杭州、南京、上海等的全球建材零售商。但在2007年,卻一度陷入危機,被迫關閉重慶、昆明等華南10多家門店,繼而又關閉南京、杭州等門店。
為什么呢?百安居中國區總經理魏哲上任以來,比較注重中國零售業的發展狀態,但是擴張以后,反復的更改店面布局,特別是2003年,一年更改3次,一會按照品類陳列(所有灶具在一起陳列不按照品牌),一會按照品牌陳列(同一個品牌所有東西比如方太吸油煙機、灶具、消毒柜等全部陳列在一起),引起了廠家比較大的意見。尤其是2006年、2007年中國區總經理更換以后,新上任的英國管理者不適應本土習慣,加上2008年金融危機,幾乎所有的門店都因為反復多次更換陳列,與廠家產生了摩擦。因為每一次更換陳列,百安居都要收取SQ費用。并且嚴重影響銷售,造成廠家運輸成本、售后成本和實際銷售過程中的不方便。
比如,按照品類陳列,如果一個顧客購買了華帝的吸油煙機,想購再買灶具就要跑到另外一個專門是灶具的區域看,如果再購買消毒柜又要到消毒柜的區域去,非常麻煩,造成了顧客的反感。所以,百安居的銷量一度下滑得非常厲害。同時,百安居的競爭對手國美、蘇寧、永樂、大中、五星等家電連鎖企業進行了瘋狂的擴張,短短2年時間,國美、蘇寧等家電連鎖品牌就開出近2000家店,給家居行業帶來了無窮的壓力,一度造成百安居、歐倍德、好美家等建材連鎖品牌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應對?從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和管理邏輯來看,這些建材連鎖品牌“死”或“半死不活”是早晚的事情。
再來看一看上海好美家建材連鎖超市。好美家在武漢、北京等地都設有分店。2004年,當筆者第一次在北京、杭州看到該賣場時,就預言這個品牌在上海之外的門店經營狀況并不會很好。武漢好美家團結店顧客已寥寥無幾,其他地區的好美家分店的客流量就更少。在北京的一個好美家分店,某品牌的導購員告訴筆者,“看到一個顧客激動好長時間”。這樣的賣場怎么可能經營得好呢?北京東方家園建材商場的情況又如何呢?東方家園在大連、青島、沈陽等地都有分店。筆者曾去過兩次其在青島的分店,雖然門口的停車位置很大,但離市區很遠,賣場的客流量明顯不足。為什么家居建材連鎖賣場的命運不佳?除了房地產市場需求下降與經營管理不濟的原因之外,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抄襲”。
全球第一建材連鎖賣場上海好美家的管理人員去美國家得寶學習半年以后,回來就認為家得寶的經營很簡單、做建材銷售連鎖并不難。所以好美家的LOGO標志、色系、風格、外觀模塊與美國家得寶幾乎相同,兩家店放在一起差別不大。從美國學習回來的人為了企業的發展,就鼓動上海政府、投資機構開設了好美家賣場。
東方家園模仿百安居,實行倉儲式銷售,目前,除北京和河北少數幾家店外,其他的分店幾乎全部關掉了,包括大連、青島、廣州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