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短缺成"當頭棒" 對于房地產來說,決定房價走高的關鍵就在于資金,當流向房地產的資金足夠多,就可能推動房價上漲,反之亦然。但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對房地產行業似乎并不能形成這種支撐。 記者在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潘石屹博客上看到他在回答網友提問"‘百日劇變’后房地產業會呈現一種什么樣的格局"時表示,調整后最可能出現的格局是:房地產企業出現分化,通俗講就是"冰火兩重天"。在此之前,潘石屹提出的所謂"百日劇變",即因為缺錢,土地和資金要重新進行分配,因此,百天之內一些房地產公司要面臨調整。 對此,李開發表示,"從王石提出的‘拐點’論到潘石屹說的百天之內很多房地產商將要面臨洗牌,甚至有些企業要退出房地產市場,這正說明緊縮銀根的政策對他們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實際上,根據研究和觀察發現,目前至少有60%的房地產開發商資金鏈已經非常緊張。" 據一項公開的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的資金絕大部分都源于金融機構,其中80%左右的土地購置和房地產開發資金來自銀行貸款,而個人通過按揭貸款購房的比例占全部購房總數的90%以上。但自2007年9月27日起,我國實施了房貸新政和貸款規模調控政策,銀行向房地產領域輸入的資金流量迅速減少。 天相投資周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同樣表示,由于目前信貸緊縮,地產業或將會面臨一個大洗牌。"但這對于那些大的地產公司來說影響不會很大,對于一些小的企業,由于集中度太低,比較雜亂,資金品牌都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很有可能被淘汰。"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結構金融室副主任劉煜輝也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宏觀經濟面分析,國家實行緊縮的調控政策,資產價格受到嚴峻考驗;而外圍,次貸危機導致全球流動性收緊,美國銀行對向外貸款非常謹慎,信用規模收縮。因此,總體來說,樓市資金面是流出的。股市調整厲害,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和供求都有影響,像深圳、上海等一些城市房價都開始出現松動,北京的房地產行業的推銷廣告也越來越多,雖然價格不減,但是成交量明顯縮小,資金面緊張。 今年房價下降或將成定局 在銀根緊縮的背景下,房地產業是否會就此走"熊"?對此,李開發認為,"在今年奧運會結束后,房價回歸理性將會更加明顯。" 他認為,今年政府對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大政方針會得到有效貫徹,從緊的貨幣政策會得到有效堅持,大量增加保障性住房、解決夾心層的住房方面會有很大的作為。"因此,房地產的價格會進一步回歸理性,房價過高的城市的房價水平會明顯下降。" "中央的大政方針在保障社會公正、保障共同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方面會有很多舉措,如解決中低收入階層特別是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以及解決夾心層的住房問題。這方面,一些宏觀調控的政策的力度會逐漸加大,并且帶來的效果也會明顯,所以房價會進一步趨于理性。" 李開發預測,今年全年的房價走勢,從全國平均數字來看,會在現有的高位基礎上下降15%左右。"就北京的住房來看,我認為銷售價格至少可以下降10%,而且這個10%將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奧運會結束之后,在今年年底之前顯現。" 但市場上也有這樣一種說法,由于近期A股市場大幅調整,這樣一來,會有相當一部分資金從股市逃離,有人認為,這些資金將會很大一部分流入到房地產市場中去,從而將房價進一步拉升。 對此,李開發表示,從前期來看,股市和樓市是在同步調整的,假如資金是流入到房地產,房價不會是下跌的態勢。同時,這兩者也是同步受到調控的。"雖然政府出臺降低印花稅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減少股市震蕩。但房地產的調控則使得許多炒房者的資金鏈受到極大影響。" 那么,這些資金究竟流向了哪里?李開發告訴記者說,經調查發現,目前在珠三角一帶,相當一批炒房者資產已經變成了負資產,還沒有變成負資產的人,前期已經作了大量投入,如果不能把手中住房銷售出去,那么房地產貸款對大多數人來說,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有些炒房者就會選擇從股市中逃離,來歸還樓市的貸款。"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