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訪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西南分院常務副院長蘆巖
作為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為有效的經濟組織形態,企業已經成為現代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要素。企業將單個生命體的創造力發揮到極致,以公共組織所具有的凝聚力與引導力在市場大潮中縱橫捭闔,不斷為大國崛起的歷史輝煌增添新的注腳。
區域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的發展亦離不開企業的深度參與,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西南分院(以下稱西南分院)是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以下稱建研院)派駐西南地區的常駐機構,成立于2008年,目前設置和管理了五個工作機構:西南建筑設計分院、綠色建筑研究中心、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機械化院北京凱博西南中心、國家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西南分中心。
西南分院對推動綠色建筑在西南地區的發展做了巨大努力,為明確綠色建筑及綠色建材在西南區域的發展現狀及前景,記者專訪了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西南分院常務副院長蘆巖。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西南分院在綠色建筑方面的優勢?
蘆巖:我院在綠色建筑設計及咨詢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首先,我院地處西南地區,具有地理優勢。西南地區綠色建筑較發達區域而言發展較為緩慢,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國已評出742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總建筑面積達到7581萬平方米。而我國西南地區(主要包括重慶、貴州、四川、云南、西藏5個省級行政區)獲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數量在全國所占的比例還不到10%,這說明西南地區的綠色建筑市場待開發的份額較大。其次,我院背靠建研院,建研院至今共承擔了全國60%以上的綠色建筑咨詢和LEED認證等工作,還是《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11/T825-2011的主編單位之一,為西南分院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及豐富的人力、信息資源。
我院是一個年輕的市場化科研機構,堅持產學研相結合,天時、地利、人和都是我院具備的優勢。
記者:西南分院參與了哪些綠色建筑項目?積累了哪些經驗?用戶評估如何?
蘆巖:我院對推動綠色建筑在西南地區的發展做出了較大努力。近幾年來,我院在西南地區完成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我簡要介紹一下成都ICON大源國際廣場項目。
成都ICON大源國際廣場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1萬平方米,由兩個甲級寫字樓、三個高層公寓、三個不同業態的商業組成。地下室部分為部分商業、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設備用房及管理用房共2層。該項目是成都唯一整體應用雙層呼吸式幕墻、整體全透明玻璃立面等技術的建筑,獲得了國家綠色建筑二星級設計評價標識。
我院通過這幾年完成的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總結了一些比較實用的經驗,建筑項目規劃階段對整個建筑的性能影響最大,成本卻最低。越到后期對建筑方案進行修改,其成本將會越來越高,而且效果也不理想。這說明要建設可持續的綠色建筑非常重要的是要在初期的設計階段設計一個可持續的方案。這樣才能保證建筑是節能的,但是目前很多房產商并未注意到這些問題。
我院依托建研院的大量技術支持以及積累的工程案例經驗向客戶提供了綠色建筑全過程的整體解決方案。用戶的評價較高,一直與我院維持著良好的業務往來關系。
記者:在綠色建筑成為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當下,西南分院在綠色建筑領域有何新規劃?
蘆巖:我院在綠色建筑領域的規劃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規模化推進。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咨詢能力,協助當地房產開發商解決當地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所遇到的問題,為推進綠色建筑在當地規模化發展作出貢獻。二是開展宣傳培訓。我院會協助當地政府編制綠色建筑相關規范,提供技術支持,同時還會通過媒體,宣傳綠色建筑知識,提高群眾對綠色建筑的認識,使綠色建筑深入人心,加強綠色建筑理念貫通,引領當地綠色建筑發展方向。
記者:您如何看待綠色建筑在西南區域的發展?
蘆巖:目前,西南地區對綠色建筑的認識還不足,房產商對是否做綠色建筑還抱有觀望的態度,綠色建筑數量少,較發達區域相比差距明顯。我院作為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必須肩負起將國家的綠色理念傳遞至西南地區的責任。近兩年,西南地區各省級行政區政府已陸續頒布了一系列的行動方案,目前四川省發布了《四川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重慶市頒布了《重慶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2013~2020年)》,明確指出,主城區新建公共建筑自2013年起率先執行一星級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主城區新建居住建筑和其他區縣(自治縣)城市規劃區新建公共建筑自2015年起執行一星級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貴州省也發布了《貴州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由此可見,雖然綠色建筑在西南地區起步較晚發展也相對較慢,但當地政府的重視程度還是非常高的。我們相信只要政府將行動方案貫徹到底,綠色建筑在西南區域的發展前景廣闊。
記者:西南分院在綠色建筑設計及咨詢方面實力很強,您怎樣理解綠色建材在綠色建筑中的推廣應用?
蘆巖:我們相信隨著綠色建筑的發展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將取得明顯成效。綠色建材在新建綠色建筑項目中的應用比例將穩步提高。《綠色建筑行動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改造既有建筑近6億平方米,這將帶動綠色建材產業產值急劇增加。
目前我國綠色建材產業整體尚處于起步階段,存在應用范圍小、占比低、產業基礎較薄弱等問題。相關政策法規滯后,支撐綠色建材發展的技術標準體系尚不完善,現有標準規范之間需進一步協調整合,評價和監管體系也需要完善。因此,若要加快綠色建材的推廣應用,促進綠色建材產業健康發展,以上問題還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