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金融風暴席卷全球,此次沖擊不僅已經威脅實體經濟,而且正結結實實地撞向中國大大小小的玻纖企業。如何在哀鴻一片中避免陷入金融危機黑洞而吃到糖霜?現在才是真正考驗企業經營戰略的關鍵時刻。在中國玻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176)董事長曹江林看來,實體經濟受沖擊是正常的,如何在波動中找到"突圍"方向,在最恰當的時候做最正確的事,才是正確抉擇危機與機遇的關鍵。 中國玻纖三季度報告公告中的一系列數據充分彰顯了這個當今世界玻纖大鱷的實力與氣魄。2008年前三季度中國玻纖主營業務收入32.4億元,實現利潤、凈利潤分別為6.97億元和5.5億元。1~9月,中國玻纖共銷售玻纖產品47萬噸。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國玻纖總資產達到120億元,總股本為4.27億股。 多家投資機構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玻纖的玻纖主業增長符合預期,毛利率穩定,產銷量增長帶動盈利增長。其控股的巨石集團規模優勢及節能技改效益突出,前三季度營業利潤率達到35.2%,毛利率維持在33%~35%的水平。中國玻纖高毛利率的維持主要得益于公司優秀的成本控制能力。同時,2008年上半年兩條新生產線點火投產,產能擴張迅速,產能利用率充盈,對業績形成支撐。 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公司年度績效百強、中證回報百強上市公司、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企業、最佳誠信企業等一系列殊榮勾勒出中國玻纖良好的發展軌跡。2008年,中國玻纖又獲得中國上市公司最佳董事會、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最佳老板兩項桂冠。在2008年11月9日召開的"第四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中國玻纖又以優秀的經營業績、全球領先的市場地位和廣受贊譽的社會責任感,榮獲年會組委會授予的藍籌上市公司"金鼎獎",成為全國獲此殊榮的十家上市公司之一。 從不景氣中找景氣 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以及突如其來的全球經濟唱衰,使得近幾年一向風光的中國玻璃纖維企業有些難以適從。 談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對國內玻纖市場的影響,中國玻纖總經理張毓強表示,雖然確實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對大企業影響不大,受影響的主要是那些產品質量差、環保治理不達標或沒有任何環保措施的中小玻纖廠。這一輪的宏觀調控將會淘汰幾十萬噸落后的玻纖產能,包括國家禁了十幾年但仍沒有淘汰掉的20萬噸陶土坩堝法生產的高堿玻纖。從這個層面看,玻纖需求的下降與淘汰落后玻纖產能基本相抵,從而使供求市場仍處在相對平衡的階段。另外,宏觀調控會使一些中小玻纖企業較難獲得資金。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大形勢下,傳統市場的需求并沒有受影響,新興市場的需求依然旺盛,只是資金的緊張延緩了其快速增長的速度,這些影響是短暫的。玻纖行業的供需較為穩定,沒有明顯的周期性。且作為新興產業,需求上升推動產能擴張,而產能擴張又推動新的應用領域不斷出現。新興的中國內地市場日漸成為全球玻纖復合材料產業的發展重心,給人以無盡的成長想象。目前,國家宏觀調控已有逐步放寬的跡象,國內玻纖市場需求開始回升也印證了這一點。 當前,能否在國內市場駕馭經濟放緩的風險才是面臨的最大考驗。在一個新興市場上升的時候看不出來,但在經濟滑坡的時候誰有真功夫就看出來了。中國玻纖規避市場風險的經營戰略就是從不景氣中找景氣。2008年7月,中國玻纖旗下的巨石集團適時調整了國內外市場的營銷比例,由年初計劃的國內、國外市場各占50%,調整為國外市場占60%,國內占40%,適當將國內銷量比例放低,從而使整體市場趨于穩定。同時,其控股的海外銷售公司、獨家代理商沒有因為經濟影響而流失一家客戶。在今年的國際年會上,巨石更上一層樓,踏踏實實地拿到了93萬噸的產品訂單,大大超過投資機構的預期。其原因很簡單,巨石的品牌、服務、品質、規模,以及其高速的成長給客戶建立了穩定的信心。張毓強表示,2009年中國玻纖在產能擴張上會適時而動。就國內趨勢的預測方面,他認為國家勢必會拉動內需,如在風電、鐵路、高速公路、供水、環保治理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只要有投入,中國玻纖就有機會,而且產業政策導向也有利于大規模、有技術和資金實力的大玻纖企業的發展。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