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證券鋼鐵行業分析師孫勇則認為,除了受到市場的恐慌心態影響以外,鋼材價格虛高導致行業出現泡沫。鋼材價格前期的上漲并不是由需求拉動的,因為對鋼材市場的預期走高,不少貿易商都囤積了很多的存貨,加上鐵礦石等生產成本不斷上升,鋼價在短期內被拉高,造成鋼材需求增長的假象。而下游行業過去發展得很快,近段時間因為宏觀經濟的影響,發展放緩,需求減少的信號卻因為鋼材價格虛高,沒有傳遞到鋼廠,當中間環節的存貨囤積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泡沫釋放出來,就導致了鋼價暴跌。 企業放松警惕后悔莫及 實際上,早有信號顯示鋼材需求有所減少。在首鋼、河北鋼鐵、山東鋼鐵、安陽四大鋼廠宣布10月大規模減產之前,受奧運會影響,華北地區鋼鐵已經經歷過了一次停產限產。華北地區生產了國內40%以上的粗鋼,如果需求保持不變,華北粗鋼產量大幅下降應該會引發鋼價上漲。但奧運期間鋼價卻大幅下跌,透露出2008年下半年鋼材需求遠遠沒有想象中的旺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此次鋼價下跌的因素并非在近期才形成,許多企業沉睡在高利潤的"春秋大夢"中,而未對危機保持應有的警覺。 鐵礦石壓港成噩夢 廣東省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馮炳文則認為,部分鋼鐵企業對原材料價格的被動,增加了市場風險。以韶鋼為例,40%的鐵礦石依賴進口,受到運輸條件的限制,又沒有穩定的長期國外供應商,對原材料缺乏議價能力,為了滿足日常生產只有選擇盡可能地囤積原材料。記者了解到,早在6、7月份,韶鋼還特意將原有的部分經營辦公區域改建成倉庫,以擴大鐵礦石的倉儲能力。但如今鐵礦石現貨價格猛降,企業變得騎虎難下。 由于三大鐵礦石巨頭漫天要價,上半年鐵礦石價格再次高漲,許多鋼鐵企業因為擔心鐵礦石價格繼續上漲,儲存了相當多的鐵礦石,也占用了大筆流動資金。數據顯示,從今年7月以來,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一直維持在7000萬噸的水平,鐵礦石現貨價格已經從1800元/噸的高點降至700元/噸。包括現貨礦、長協礦合計浮虧約為260億元。剩下的部分主要是貿易商持有,浮虧40億元。7000萬噸鐵礦石給國內鋼鐵業帶來的浮虧總數將近300億元,也直接導致10年來鋼鐵全行業的月度虧損。它與金融風暴互相影響,最終將鋼鐵行業拖到一個低速發展的軌道上。 爭先恐后的減產狂潮 為防止虧損,國內鋼鐵企業紛紛選擇減產或停產。70多家國內大中型鋼企加入了"減產"大潮,國內鋼企月產量已經減產20%以上,最大預計減產50%。 寶鋼早在今年9月起就已借高爐維修的機會實行"秘密減產",最近2個月實際減產超過20%,并將在12月正式加入限產大軍。在上周的業績發布會上,公司董秘陳櫻表示,"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按利潤最大化的原則及時調整產品的生產,堅持‘以銷定產’。" 10月,河北鋼鐵、首鋼、山東鋼鐵和安陽鋼鐵宣布減產20%。而此前,已經有相當一部分鋼企以檢修的名義進行了減產,如沙鋼8月上半月檢修了寬厚板,影響了7萬噸的產量;馬鋼的中板線檢修了20天,相當于減產6萬噸;太鋼則在9月份進行檢修,相當于減產13萬噸。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
門窗幕墻網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
門窗幕墻網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