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據港媒報道,俄鋁(00486)早前就港交所(00388)全資附屬公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決定修改倉庫政策,展開司法覆核程序,港交所昨公布,因事件涉及利益沖突,因此將對俄鋁的監管權力及責任移交予香港證監會。監管權力的移交將維持至相關司法覆核程序結束。
港交所指,LME于2013年7月就修訂其認可倉庫的出貨率政策,已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市場諮詢,方決定修改有關倉庫政策。LME管理層認為有關司法覆核毫無法律依據,LME將積極抗辯。而俄鋁則聲稱LME進行的諮詢不公平及程序上有缺陷,又指LME的倉庫政策修訂不合理兼不均衡,因而損及俄鋁的人權。
兩公司股價未受影響
兩家公司的股價并未受到影響,港交所昨日股價升1.63%至每股130.9港元收市,而俄鋁則升0.433%至每股2.32港元收市。
資料顯示,LME于今年11月7日公布修改倉庫政策,希望加快金屬出庫速度。而根據LME通知顯示,該所的政策修訂,將影響到金屬出庫時間超過50個日歷日的倉庫,而LME亦會每6個月對倉儲系統進行一次審查,并對其監管倉儲公司費用的權利進行研究。
報道指,倉庫政策修改前,LME貨倉每日出貨量僅限于3000噸,使部分大數額的實物交收可能要等候一年或以上時間才能完成,讓倉庫經營者可以賺取豐厚租金收入,而嘉能可(00805)及高盛等經營者,亦被指摘刻意堆存庫存、控制供應量,借此操控金屬價格牟利。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自收購LME后,即多次表明會整頓不合理的倉存政策。
LME加強監管倉儲公司
根據彭博報道,包括釀酒企業MillerCoors LLC在內的金屬消費者,亦多次抱怨庫存供應出貨時間漫長,提高了公司的成本,更因此而促使美國監管機構決定向高盛等倉庫運營商索取文件。
因此,LME此次改例,希望將旗下部分最大倉儲的提貨等候時間削減至50日內,并加強對倉儲公司的監管,又限制倉庫提供具有爭議性的金錢刺激來吸引金屬。
不過,有報道指,由于眾多不利因素影響,今年上半年,美國LME注冊鋁庫存大幅下降至2009年7月以來新低,部分進入了交易所以外的倉庫。而LME的有關政策于今年7月出臺后,市場活動亦因貿易商、生產商、消費商及倉庫管理企業,均需要時間揣測政策變化為其帶來的影響,而一度陷入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