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南寧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發布11號消費提示
“金九銀十”購買建材需“五注意”
批發價、滿再減、折上折……每年9月~10月既是樓市旺季,也是裝修高峰。許多建材商在此期間都不遺余力地采取各種促銷方式吸引顧客。然而,一些不法的建材商趁機采取各種手段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僅9月份,南寧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就收到29起建材消費相關申訴。對此,南寧12315發布11號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購買建材“五注意”。
近日,市民黃女士在某建材商處花費3520元購買了110塊瓷磚。她回家安裝后發現,購買的瓷磚與此前訂購時的樣板不一致。與商家協調不下,黃女士便投訴。工商部門調查后發現,確是商家提供了不對板的商品。經協調,黃女士獲得差價賠償以及運費、挖磚費用等共計2000元。
針對近期的建材類產品投訴,南寧市12315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裝修材料良莠不齊,名目繁多的產品讓消費者不知如何挑選,裝修完后發現輻射和有害物質影響身心健康;二是部分不良商家利用消費者缺乏專業知識,推銷質次價高的產品,甚至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三是裝修市場存在眾多外掛公司,層層轉包,又偷工減料,暗藏質量和安全隱患;四是裝修公司在格式合同中加進霸王條款,設置文字陷阱,而部分消費者在簽署合同時不夠謹慎,一些約定事項不明,裝修公司強制消費者預付定金對裝修合同進行擔保,因具體條款不能達成一致,裝修公司拒退定金,坑害消費者;五是價格存在陷阱,例如“特價優惠”、“低價甩賣”、“節假日打折”是商家的慣用手法,其實是提前抬高了價格或沒有明碼標價,有的消費者貪圖便宜而上當。
南寧12315工作人員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建材產品時,要多觀察、貨比三家、理性消費,做到“五注意四考察”:一、注意調查市場,多考察產品質量和口碑;二、注意對生產商和家裝公司的資質、信譽進行考察;三、注意考察產品的合格證、檢驗報告等相關憑證,購買需測量的建材最好自帶設備,如皮尺、計算器等,以防“短斤少兩”;四、注意購銷合同、家裝合同的考察,避免掉進合同陷阱;五、注意保留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