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日,由商務部流通司、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共同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簡稱BHI)顯示,10月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上升至130.29,成為該景氣指數發布以來的第二高峰值。為此,有學者擔心10月過高的上漲,是否會透支接下來兩個月的購買力,家居企業的一些負責人稱,11、12月若有下降,應屬于行業淡季的合理回落。此外,即使到了每年的淡季,燈具、飾品等軟裝仍不會冷淡。
10月行業景氣指數遇峰值
近日,由商務部流通司、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共同發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簡稱BHI)在10月升至130.29,環比上升9.47%,同比上漲7.52%,同時,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10月銷售額為1420億元,環比增長20.28%。
據了解,今年以來,整個建材家居行業陷入了不景氣的狀態,景氣指數也是持續在低位徘徊。今年1月,BHI甚至跌到了85.74的低谷,直到9月也從未超過120,而10月卻突然驟升至130以上,且成為自2010年3月該景氣指數發布以來,僅次于2010年5月134.9的第二高峰值。
對于BHI所顯示的峰值,北京的一些大賣場、品牌都表示有明顯的感覺,紅星美凱龍(微博)集團副總裁王偉、居然之家集團副總裁任成均表示,今年“十·一”期間的銷售額和去年同期比增長了30%以上。由于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連在一起,為今年10月份高峰值的出現作了不少貢獻,城外誠家具廣場副總經理劉洋也告訴記者,整個假期的情況跟去年相比,客流量上升了60%,銷售額由去年的6000多萬元,上升到今年的1.3億元以上。
中國建材流通協會副會長秦占學認為,除了10月份為歷年銷售旺季外,刺激BHI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還是,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對外宣傳明年一季度房地產可能出現爆漲,使一些房產“剛需”驟然釋放,大家匆忙入市,唯恐漲價,從而推動了商品房價格上升。
消費熱點:軟裝消費步入旺季
盡管家居普通消費在11月份之后會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也有家飾等周邊行業不降反升。劉洋認為,家居產品中也有一些是沒有明顯的淡旺季的,家里裝修完了之后再往里面添的東西,比如燈飾(燈飾裝修效果圖)、窗簾(窗簾裝修效果圖)、飾品等,受到的影響不太大。因為都是美化家居的東西,即使家里面不裝修,消費者也有可能去更換。不僅如此,這些產品還可能會受到節日的影響,比如遇到元旦、春節等喜慶的日子,再有一些促銷活動,也可以取得不錯的銷量。
高力國際燈具港總經理何汕也表示,十月份的高峰業內普遍都有所感覺,但是11月該賣場依然有不少顧客,“就我們的一些經銷商反映,賣場一到周末非常熱鬧,有不少前來選購燈具的消費者”。
作為近幾年來家居產品的補充,軟裝也確實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歡迎。飾界風家居飾品港運營總監申正認為,人們通過硬裝滿足了住的需求之后,必然向往更高層面的精神滿足,人們對于軟裝產品本身的需求目前可能只能算是“可有可無”的彈性需求,但就整個行業戰略發展層面而言,軟裝需求即將成為剛性需求。
對此,居然之家北四環店總經理孟祥民認為,軟裝是否會在10月份后同整個市場一同回落,還得區別看待,對于一些跟家居整體風格相搭配的軟裝產品,比如窗簾、地毯之類,屬于整體家居的一部分,其銷量是與整體市場相連的,但是被罩、臺燈、小擺件等裝飾作用的產品,可能就影響不大了。
業內聲音:提前消費就是透支
行業里每一家、每年基本都這樣,因為10月份活動力度都比較大,消費者基本上都愿意這時候來選購,這個時候就是最旺的季節。這些消費者當中肯定有提前消費的,其實也是透支了接下來兩個月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