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工業園區成立于2001年,2007年升格為自治區級A類產業園區。引領記者采訪的園區領導介紹:“目前,工業園區重點發展鋁產品加工及其他配套的上下游項目,拉長鋁產業鏈,做大做強鋁產業。同時,發揮園區聚集效應,引導和扶持門業等企業進入園區擴大生產,努力打造西南地區最大的門業生產基地。”
在百色工業發展歷程中,通過大辦工業園區,實施“工業立市”戰略,是推進工業化進程中的大手筆之一。目前,百色共有15個工業園(含工業集中區),其中自治區級工業園區1個,為百色工業園區;自治區A類產業園區5個,分別為平果工業園區、田東石化工業園區、靖西鋁工業園區、德保工業集中區、百色新山鋁產業示范園區;百色新山鋁產業示范園區和田東石化工業園區屬于自治區重點產業園區。
2003年7月,自治區黨委、政府作出“把百色建成以鋁工業為主的廣西新工業基地和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去年,國家批復百色《廣西百色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實施方案》,自治區研究出臺《建設百色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行動方案》。百色工業迎來調結構、轉方式最好時機。
今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百色鋁工業建設步伐仍是“穩中有進”。5月,那坡年產100萬噸鋁土礦采選項目排泥庫工程開工建設;8月,隆林各族自治縣首家現代化鋁深加工企業金峰鋁業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鋁合金線廠(一期)竣工投產,投產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6億元,創稅利1.25億元。
“經過不懈努力,桂西新工業基地百色迅速崛起,以年產氧化鋁740萬噸、電解鋁84萬噸、鋁材加工110萬噸為標志,從右江河谷到南部三縣的千億鋁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百色基本實現從農業地區向建設工業強市的重要轉變。”百色市委書記賴德榮接受采訪時說。
翻開百色工業發展的歷史扉頁,輝煌的成就躍然紙上: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695億元,比2002年增長9倍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18.19億元,是2002年的13.7倍,年均增長21.7%。
調結構、轉方式,一鋁帶得百業興
曾經在百色市的工作報告、總結中,領導提及工業時始終繞不開“一鋁獨大,大而不強”這8個字。針對這一情況,百色市市長謝澤宇指出:“我們既要抓住生態型鋁產業示范基地這個契機和龍頭,又要突破目前"一鋁獨大、大而不強"的瓶頸,統籌其他非鋁工業項目,努力把百色工業經濟的總量做大做強。”
正是在這一思路指導下,近年來百色堅持走新型工業化持續發展路子,產業集聚效應不斷凸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涌現出一批綜合實力較強的工業龍頭企業。目前,全市億元以上企業達到69家,其中100億元企業1家,50億元以上企業兩家,30億元以上企業4家,10億元以上企業7家,5億元以上企業11家。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86家。
“我們老區人不光懂得挖煤挖礦,同樣能通過科技創新要效益!”在右江礦務局旗下的百色美聯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人員自豪地向記者介紹自主研制的“TVLF—煤礦探水雷達”,“今年7月,我們首批30套設備投放市場,一下就被搶購啦!”
除了右礦的創新外,圍繞資源持續循環開發,百色工業創造了新的出路和增長點,一批重點項目和產品取得技術突破,填補國內空白,形成自主創新技術。中鋁廣西分公司在礦區全面推行采礦復墾一體化的租地復墾制度,從尾礦中取泥,還泥于采空區,恢復土地植被和生態,還地于民,復墾率達到92.55%,復地率達到86.78%,受到國土資源部的好評,被譽為“無痕開采”。廣西華銀鋁業公司把焙燒氧化鋁余熱回收利用作為一項重大技術項目進行攻關,實施改造后,平盤氫氧化鋁洗水不再使用新蒸汽加熱,節能效益突出。百色銀海鋁業采用東北大學異型陰極電解槽技術進行技術改造,取得顯著節能減排效果,生產電解鋁節電約1240千瓦時/噸。鋁上下游企業大力推進鋁水直供方式,減少鋁錠重熔環節,節電約500千瓦時/噸,有效降低了鋁產業的總體能耗水平。
如今在百色,不僅傳統產業不斷優化升級,一些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正以新的姿態快速崛起。百色的鋁鎂合金線產能約10萬噸,鋁板帶箔產能約25萬噸、鋁輪轂產能5萬噸,鋁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中藥切片產業穩步發展,左旋多巴制藥初具規模,并逐步掌握核心技術;以廣西田陽中金金業有限公司黃金處理為主的多金屬回收資源綜合利用邁上新臺階;以田東石化工業園區消耗氯氣為開發路線的12個精細化工產品為代表的產業逐步推進;以春天木業、百色豐林集團為代表的木材加工產業鏈開始向家具、交易市場方向延伸;以蘇源公司石頭紙項目為龍頭的碳酸鈣新材料產業逐步打開局面;以壯牛乳業為龍頭的奶制品等產業開始興起……
從“廣西平果鋁要搞”到千億元鋁產業集群的逐步形成;從將百色打造成繼桂林、北海之后的廣西旅游新一極到“神奇桂西中國第一條世界級養生旅游線路”誕生。站在新的起點,百色的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同在,今天百色工業的科學布局,正在推動富裕幸福魅力生態和諧“五個百色”建設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