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市場洗牌時代來臨 家居建材企業準備長期過冬
小編提示:楊紅旭:這幾年家具行業的擴張速度遠超房地產,房地產從2009年之后就開始降溫,但家具行業這兩年卻迅速擴張,有一個行業的滯后性。所以當房地產降速之后,家具行業之前增速過猛,所以受到沖擊比較大,甚至大過房地產行業本身。
樓市低迷帶來的連鎖效應已經在下游產業鏈開始顯現,家居和建廠賣場的日子越發艱難,不少家居賣場已經縮小規模甚至關門停業。業內人士分析,雖然近來樓市有所回暖,但家居和建材行業由于之前的非理性擴張,此輪調整期還將延續數年。
中國家具協會的統計顯示,按照行業標準,1萬平米的賣場面積將對應年銷售額1億元,2011年家具建材行業年銷售額大約2000億,也就是說只需要2000萬平米的賣場面積就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然而目前國內家居賣場的總面積已經超過了4000萬平米,這意味著有50%的賣場面積屬于過剩。
更為嚴峻的情況是,在供應過剩、銷售下滑的同時,入住賣場的品牌商,他們開店的成本卻在逐年增加,利潤被嚴重壓縮。北京某地板建材生產商姜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姜老板:“我們在北京開設了30多家專賣店,現在感覺到賣場費用在增加,大個比方,3年前我們這樣一個店,加上裝修和賣場的費用也就是15萬塊錢。現在,同樣的面積至少需要20萬,這樣壓力明顯增加了。”
隨著樓市“金九銀十”銷售旺季的到來,盡管樓市成交有所回暖,但楊紅旭認為,這并不會給正在經歷寒冬期的下游產業鏈帶來多少溫暖,建材家居行業還將面臨一個較長的調整期,為之前的非理性擴張買單,而行業內的洗牌、整合也將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