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國務院參事室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北京聯合舉辦了“促進鋁應用高層論壇”。在論壇上,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強調要積極推動以鋁為代表的原材料工業的綠色發展。
我國鋁行業正經歷著快速發展時期。2011年我國原鋁產量達到了1778.6萬噸,是2010年產量的6倍。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資源短缺、能源高消耗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長期以來,我國大宗有色資源主要依靠進口。2011年我國鋁對外依存度達到47%。從全球觀點來看,礦產資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有色金屬的循環利用成為必然趨勢。金屬鋁因為化學性質并不活潑,尤其適合循環利用。
一些發達國家有色金屬總消費量50%以上來自于循環利用,而2011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總產量為835萬噸,約占有色金屬總消費量的24%。
隨著國家相繼出臺《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推進計劃》、《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以鋁為代表的有色金屬開始探尋新的路徑以適應節能減排的需要。
這意味著,人們手中的iPad鋁制背殼,在磨損丟棄之后可能會成為鋁制門窗的一部分重新進入人們的生活。
未來十年鋁的回收量將快速增長
“目前原鋁生產過程能耗高,不論是間接還是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都比較大。原鋁工業的排放量在有色金屬工業中占據了最大的份額。”中科院院士、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教授邱定蕃告訴記者,原鋁工業的減能耗、降排放是需要投入非常多力量予以解決的問題。
原鋁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能耗主要來自鋁土礦開采、氧化鋁生產、鋁電解和碳陽極生產,其中能耗最多的是鋁電解過程。國際原鋁協會的數據顯示,鋁電解占總能耗高達64%。同時,鋁電解過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最多的,占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9%。
要想在整個原鋁生產過程中節能,重點就是電解鋁過程的節能。實際上,政府部門已開始重視推廣電解鋁節能相關的技術。
國家工業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告訴記者,要推廣應用氧化鋁生產過程余熱回收利用、新型陰極結構鋁電解槽等低電壓高效鋁電解技術,提高產業技術裝備水平,降低物耗和能耗。
而近十年來,原鋁生產節能明顯,特別是鋁電解單位電耗下降顯著。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從2000年~2010年,原鋁產量呈快速增長態勢,增加了5~6倍。盡管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隨之增加了4倍,然而,電解鋁過程中每噸產量所需消耗的綜合交流電卻逐年下降,降幅明顯。邱定蕃院士評價“這是鋁工業科技進步的一個顯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