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媒體近日對于公司財務事項的質疑,亞廈股份(002375.SZ)9月12日晚公告稱,公司目前資金充裕,實施再融資是為保障公司可持續快速發展。
9月10日,有媒體發表題為《亞廈股份22億融資饑渴背后 內外財務離奇大換
定增完成后,立即對內調整財務人員,對外更換會計師事務所和保薦機構;定增項目“石材項目二期”從字面上看和IPO時募集投入的“石材制品工廠化項目”很接近,另一定增項目企業運營管理中心建設項目總投資達4.65億,其實已于今年2月以3.81億拍得了該塊地;對北京分公司辦公場所由購買改為租賃,投資額由800萬元變更為1000萬元。
對于媒體報道的問題,亞廈股份澄清稱,“公司內外財務離奇大換血報道失實。公司財務部門運行正常,與各中介機構持續保持良好的關系。原公司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劉歆辭去財務總監職務,是為使公司相關崗位更加專業化,由在公司工作多年且財務管理經驗豐富的財務副總監劉紅巖接任財務總監職務,劉歆則繼續擔任董事會秘書,并新兼任副總經理職務,主要負責公司投融資方面事務,上述人員變更對公司財務工作沒有任何影響。
同時,亞廈股份否認公司“定增項目為IPO縮減項目”,并稱公司流動資金寬裕,再融資主要是為了滿足公司未來幾年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此外,亞廈股份指,“辦公場所由買改租,花費反上升”有失偏頗。租賃價格高于原計劃的購買價格,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從該項目的審批、核準、備案到募集資金到位經歷了接近2年時間,市場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北京市寫字樓市場進入了快速的上升期,售價出現了較快上漲。二是公司采取租賃的方式:租期3年,租賃辦公樓1500平方米,約575萬元,另房屋租賃押金、辦公設備、商務車、通訊網絡運行費、裝修費等共計約400萬元,所以租賃費用共計約1000萬元。
2012年中報、2012年一季度報和2011年年報所披露的公司速動比例分別為1.44、1.48和1.49,權益乘數分別為2.37、2.26和2.38,投入資本回報率分別為9.15%、8.30%和8.74%,以上數據顯示,公司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比較突出。而且201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40.5億元、同比增長38.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2.57億元、同比增長50.74%,每股收益0.41元,年化ROE17.48%。
方正證券近期報告認為,受益于裝飾和幕墻市場在“十二五”期間的快速發展,公司未來三年的收入規模有望繼續維持快速增長。并預計公司2012-2014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40%、35%、30%,達到102億元、137億元、178億元,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2%、36%、31%,EPS分別為1.08元、1.46元、1.91元。
近日,發改委網站披露的25個輕軌(地鐵)項目總投資共約涉及資金7106億元,將帶來80-120億左右裝修市場,帶動了亞夏股份股價走出一波放量上漲行情,但受9月10日報道的影響,亞夏股份的股價略微有所下降,成交量也大幅萎縮。
9月12日,亞夏股份收報26.14元,跌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