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十剛過,年底將至。回顧黃金周,促銷活動雖多,市場總體反響卻平平。而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淡市中,品牌優、品質好的產品銷售依舊穩健。
但面對著銀十之后可能更加低迷的市場,越來越多的商家意識到,變革突破勢在必行?;蛘腺Y源謀求升級轉型,或拓寬銷售渠道抓住更多客源--榕各家居賣場已開始謀劃布局,目標只有一個:在淡市中撬動購買力,多些迎合消費者口味的個性營銷,才能在危機中存活發展。
觀察品牌產品逆市受寵
國慶期間,記者走訪幾個家居賣場發現,雖然促銷活動不少,但場內消費者并不多。回顧黃金周期間的市場情況,大多數商戶也都表示,市場的熱鬧程度不及往年。人氣下滑的直接影響就是銷售不景氣。據記者了解,多數受訪商家的銷售沒有達到預期,有的商戶銷量下降了30%,而大多處于持平或略降的態勢。
但與總體市場平淡相反的是,部分叫得響的品牌產品或品牌賣場依舊銷售穩健,甚至銷量還有上漲。受訪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大環境不妙的情勢下,品牌優勢表現明顯。"在商家的普遍的打折促銷中,消費者被鍛煉得越來越理性,價格也不再是購買的首要因素,也會更多地關注品牌。"
好專家精品建材市場總經理江錦興認為,這說明"消費者對賣場品牌和商戶品牌的認可度在提高"。據其介紹,雖然消費者依舊習慣到處逛賣場比價,但看了就直接下單的也比較多。在好專家精品建材市場國慶銷量穩定的情況下,櫥柜、地板的部分市場認可度較高的品牌銷量不降反增。而非品牌產品的銷售則較受影響。
而好日子裝飾董事長王涌則將這類現象歸結為,歷年來品牌積淀、服務質量為品牌賣場培養了忠實客戶,"在淡市中就恰好是收獲的時候"。
解析口碑產品 以質動人
受到通貨膨脹的壓力影響,無論是購房還是裝修,越是大宗的投資,人們就顯得越理性。樓市數據顯示,9月全國樓盤銷量名列前茅的依舊是萬科、保利等口碑好的品牌開發商。
家居建材市場亦是如此。雖然今年黃金周家居賣場人流量減少,成單率較低,銷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但據記者了解,部分大品牌依舊逆市增長了兩成至四成。據業內人士介紹,消費者選擇產品時首先考慮的是質量是否安全環保,其次是品牌價格以及售后服務。最終決定購買的因素則是產品口碑優良程度。
因而總體來說,淡市是一塊試金石,可以看出一個產品的服務是否合理,品質是否過硬,營銷方式是否人性化。畢竟不管什么時候,消費者都是存在的,即使口味和數量有些變化,市場還是有的,"只要讓消費者認可,就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因此,"做好品牌和服務還是最重要的"。
后市整合資源,謀求升級擴張
"在淡季的時候,全城都打低價促銷牌,消費者已然麻木,因此商家在吸引裝修業主時,應該根據自身客戶定位,整合旗下品牌,升級改造,擴大經營范圍,推出有針對性的產品。"王涌認為,經過多年市場洗練,福州市民對于高端賣場的運營方式和經營理念比較認可。舒適的購物環境、良好的售后服務和完善的產品質量保障,是消費者在選擇賣場時關注的焦點。
因此,目前一些賣場開始走向升級轉型之路,將以個性化、特色化的全新定位和形象重新出現在消費者眼前。
比如倉山片區的上渡建材市場,打造重點在于環境和硬件上精致化,主打高性價比的產品,提升檔次,一改上渡原有的"攤位市場"形象。同時分別設立各個單獨展館,針對有特色的品牌家裝建材分別設立各個單獨展館;提倡售前咨詢服務和售后無憂服務,打造大型綜合賣場。
好專家精品超市則結合今年的市場整體需求,在賣場品牌的整合改造上,對場內商戶進一步篩選,根據銷量和消費者喜好來選擇或淘汰入駐品牌。
對此,一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市場的發展,客戶對高端產品的需求將更多,這就對賣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賣場進行品牌重塑、模式創新后,賣場的管理更宏觀,消費者購買更便捷,供應商也更省心。"
多方突圍,拓寬營銷渠道
在謀求轉型升級之外,企業在淡市中的生存之道,最有效的就是主動出擊尋找意向消費者,也就是商家所說的"拓寬營銷渠道"。
據業內人士介紹,受市場影響,很多商家都在尋找新的營銷模式突破營銷瓶頸,比如前往新樓盤展示,與開發商合作舉辦大型裝修講座,或與網站合作團購集采活動。
目前,上渡建材市場就有意尋找與自身品牌定位和目標客群相符的合作伙伴,強強聯合打造網上商城,配合線下銷售。上渡建材市場企劃部經理介紹,近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企業對網絡營銷的重視提高,網絡商城日漸成熟,企業的品牌口碑、產品質量以及誠信經營、售后服務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與完善。另外,線上銷售有線下大賣場的實力擔保,令裝修消費者更放心。
提醒
打個性牌,避免同質化競爭
在采訪中,談及升級改造,許多商家都表示,打造一站式購物的大型賣場,囊括了家具、建材、軟裝等家居用品,很容易導致同質化競爭,而主打個性化特色化、客群定位準確的賣場才是將來發展的主流趨勢。
"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個性才是生存和發展之道。而充分利用得意的品牌優勢和區位優勢,也才能做出與其他賣場的區別,避免雷同。"
據業內人士介紹,將來家居賣場的發展趨勢是根據不同的消費者開不同類型的店,如精品店、旗艦店以及大眾化的社區店,以產品和入駐的品牌優勢來形成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就消費者而言,無論是消費水平還是生活環境、審美品位等,都有其明顯特點,而找準自身定位,用最有效的推廣鎖定目標客戶群體,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此外,品牌特色消費將成為市場的大趨勢。而賣場的重新整合和品牌調整也應當從市場上消費群體的需求出發。在一個產品同質化現象日趨明顯的時代,只有走品牌化發展的道路,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