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打開家門。老爸老媽早已悠然地坐在沙發上,興致勃勃地看著他們鐘愛的電視連續劇。
“吃過了嗎?”
“隨便吃了點。”我拖著背包緩緩地朝著自己的房間移動。
“最近怎么突然回來那么晚了?”
“……”我無語。
就在一個月前,我還過著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工作很輕松,壓力也不大。某天在班車上,突然聽到其它部門的兩個女孩在嘀咕要裁員的事情。起初我不過把這樣的談話當成了捕風捉影的公司八卦,并沒有太在意,誰知第二天果然收到了人事部群發的郵件,而Mail的主題就是“裁員”。連續一個星期,眼瞅著人事部里進進出出的人流,心跳加速已變成習慣,我終于明白這一切都是真的了。雖然最終裁員的風波沒有影響到我,但我絲毫感覺不到有任何的慶幸,因為在這種時候,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任何人都不能斷定自己絕對能幸免于難。怎么辦?網上搜羅一大堆職場秘笈,發現自救的方法只有一個:要比以前更加認真地工作。因此,我開始變得有點忙了。
裁員之后,老板宣布了更為嚴苛的人事制度:年前不能隨便請假、考勤時間絕不能差一分半秒等等,同事們戲稱“小學生式的管理”,看似沒人性但確是照章辦事;接踵而至的年末績效考核,再度使整個公司的氣氛變得陰霾,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工作。于是,我變得更忙了。
每天,早早地來到公司,整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并羅列在黃帖上;一件件完成后,便試著思考一些問題,提一些想法,總結一些成果,改正一些不足。等抬頭看鐘,卻發現早已過了下班的點。Oh,myGod!怎么時間過得那么快?盡管身體有點累,但腦袋變充實了。這樣的感覺真的久違了。
晚上站在已經不那么擁擠的地鐵里,我時不時都在想:看來人真的需要一些刺激才能改變自身的不足。尤其是這么一場危機,觸動了人類天生所具備的防御機制,相信肯定有很多人都和我類似吧。可是,危機過了之后,我又會變成啥樣呢?這年頭,不想停滯不前,那就得繼續保持始終如一的工作態度。啥都可以省,就是不能省態度,這就是職場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