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少有的最成功的救火隊員,詹姆斯·基爾茨的經歷可謂稱得上是十分另類,他曾經歷任三家知名跨國消費品公司:卡夫、納斯貝克、吉列,就職的情況如出一轍,都是在這些公司頻率衰亡的危難之際,他臨危受命,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然后成功翻盤……,在這些成功案例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奧秘呢?
削足適履的含義總讓人想起灰姑娘故事里的那只美麗的水晶鞋,對于適合的人來說,輕輕一穿就仿佛訂制一般,但對于尺寸不合的人的話,要穿上則必須忍受血淚酷刑了。皮肉受傷還是小事,但是內心里的那種沖突和惶恐很難為外人所知。話是這么說,但如果把這個含義推而廣之則也未必沒有道理,從來都是人適應環境,環境適應人其實很難,有的時候明明是刀山火海的狀況,可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還是必須硬著頭皮改變自己沖鋒陷陣。
當拿起這本《刀鋒上的舞蹈》時,第一感覺就是如此形成悖論和對立體的一個畫面。底下是尖利無比的刀鋒,似乎輕輕一碰就會斷金如土,那刀鋒上的利齒還沒有接近皮膚就讓人感到一種難以忍受的局促和緊張,而在這種情景下,人們還要站在上面跳起輕盈美麗的舞蹈,這簡直既是奇跡又是一種折磨了。用這種極帶有沖擊力的畫面來形容挽救眾多公司命運,并在吉列公司成就神奇業績的詹姆斯·基爾茨的管理人生,似乎的確很有深意。
眾所周知,在詹姆斯·基爾茨任內,吉列所推出的神奇產品,紅色的鋒速3剃須刀一舉顛覆了業界的共識。改變和適應往往并不是順利成章的,流血流淚都是必經歷程。誰不知道紅是血的顏色,在剃須行業中任何暗示血的東西都往往可能讓消費者意識到割傷,因此人們放棄了,卻步了,覺得紅色的剃須刀外形閃亮卻似乎寓意著潛在的危險。舒爾茨卻異常固執的要發動一項營銷革命,他覺得要讓客戶一瞬間就能發現吉列的產品這才是王道,紅色剃須刀換個角度,也可以代表著激情和活力,也可以被比喻成動力極其強勁的紅色賽車,又快又銳利但依然安全。對于這款后來成就吉列市場業績的神奇產品,基爾茨對此的認定,一如他對管理者工作的描述,冒險、新奇、充滿激情以及由無數不可能構成的最終的可能,悖論被基爾茨變成了合理的概念,這正是他最大的魅力。
作為世界上少有的最成功的救火隊員,詹姆斯·基爾茨的經歷可謂稱得上是十分另類,他曾經歷任三家知名跨國消費品公司:卡夫、納斯貝克、吉列,就職的情況如出一轍,都是在這些公司頻率衰亡的危難之際,他臨危受命,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然后成功翻盤,然后他再選擇離開或是與其他公司合并,以他在吉列整整13個季度的成績為例,基爾茨的企業鬼才經營能力就可見一般。基爾次上任前的吉列:零增長,連續15個季度沒有實現盈利預期,市場份額急劇下滑,股價在兩年的時間里下跌了62%,市場縮水近400億美元。基爾茨上任后的激烈:連續13個季度實現增長,銷售額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9%,市場份額創歷史新高,股價幾乎翻了一番,創造了260億美元的股東價值,同時最終促成了吉列和寶潔的合并。當媒體界往往對于這些明星CEO貴得離譜的身價感到萬分質疑的同時,詹姆斯·基爾茨不熟也做,一做就成,不畏艱難的神奇經歷似乎倒是一個踏實的例證,優秀人才的確存在,對于這樣的超級CEO多貴的年薪也有請的必要,誰讓他就是這樣的非同凡響呢?
從公開提供的照片來看,詹姆斯·基爾茨的外表其實十分普通,看他穿著漿過的襯衫,打得一絲不茍的海軍藍領帶,你似乎還能感到他性格中敏感和拘謹的成分。
但每當他身體的開關擰到了工作狂的狀態,詹姆斯就直接變身成為了一個直率、有激情、有活力的人,他甚至有點緊張兮兮的將自己到吉列上任的第一天比做諾曼底登陸日的頭幾個小時,緊張而刺激,在一上午的時間里,充分接觸公司各部門的員工,并通過各種方式,包括演講、聲明和包含20個問題的自答問卷,將自己的觀點直截了當地告訴每一個員工。與之形成類比的是詹姆斯·基爾茨超級強烈的危機感,以及令人無比欽佩的執行力。
他的一句名言很能說明問題:“良性的忽視導致惡性的結果!”,基爾茨認為,大多數企業陷入困境不是因為犯了世界級的大錯,而是由于做出了一系列善意但有瑕疵的決策,累計起來,最終導致了非常棘手的問題。因此對于一個CEO來說最重要的關注點,正像彼得·圣吉一再闡述的是不能慢慢變成煮熟的青蛙,而是必須理智和誠實的面對現實中發現的問題,這也是沃倫·巴菲特考察投資企業老總最重要的一個準則,他是否被蒙蔽了,他是否真的了解自己的企業,好比一個醫生對待自己身體上的疾病,他也許知道哪里出了問題但當他為了某種虛榮心不愿意承認的時候,醫生往往成為了自己偏見的犧牲品。事實上,詹姆斯·基爾茨認為,他所經受的企業面臨的困境往往與管理者的短視是分不開的。可以看到的是,之前在吉列位于波士頓的總部,高級管理層也是拖了好幾年才不得不正視現實。當吉列最核心的刀片和剃須刀業務的市場份額大幅下滑時,管理者們會聳聳肩說:“不要緊,我們的市場份額還高于70%呢。”當華爾街的評論員說吉列似乎向零售商提供了太多銷路不好的產品時,吉列的回應是“這樣那些零售商才會想辦法去賣出更多的產品。”
當你的企業采取這種行事作風的時候,其實危機已經偷偷醞釀,就像那句資本市場上的名言一般,當浪潮過去的時候,我們才知道誰其實是在裸泳。在忽視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時,企業也許就已經陷入了厄運循環,這正如你明明是在刀鋒上舞蹈,一不小心就會割破自己的腳尖,你完全可以給自己穿上一雙堅固耐磨的漂亮舞鞋一樣,如果你選擇忽視,后果將是你很難再去舞蹈。基爾茨通過他在吉列前期8個多月的改革中,反省吉列之前的失敗原因得出了以下一些十分誠摯的建議:首先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關鍵十分重要,不管你從事什么領域,你要對你想做什么、你想怎么做有一個簡單明了的遠景,這個遠景不是一時的潮流理論,也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傳統觀點。而必須將對品牌的深入認識化為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其次:正確的團隊很關鍵,熱情和態度是最核心之點,要聘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堅決果斷的同路人——尤其是在士氣消沉、斗志低落、人心渙散的艱難時期;第三,領導的過程很關鍵,好的領導過程不僅能讓員工了解他們需要完成的任務和活動的基本要素,而且還可以讓他們理解個人的角色和職責怎樣與部門乃至整個企業的更大目標有效配合。最后基于長遠目標的全面創新才能鎖定勝局,這包括——持續改善(每天都有很小的改進,使你們不會落后于競爭對手)、轟動創新(間斷出現的引起轟動的創新,使你們能夠一下子超越競爭對手)、漸進創新(這或許是最重要的部分,介于出席持續改善和轟動創新之間)。當人們閱讀這些建議的時候,再次想到之前很多人對于基爾茨的評價,就是看似沉穩和謹慎卻往往有著驚人之舉,在他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這位職業救火隊員每天晚上工作到深夜,一絲不茍的解決企業中發生的每一個問題,他有效的平衡了浮夸的美式管理文化,將基礎工作和創新理念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令人們常常感受到他在理性和激情中找到的一種均衡的美感。而他對于危機感的重視,和對誠實與理智的贊賞,則推動了他事業的發展,就像沃倫·巴菲特所說的那樣:“詹姆斯·基爾茨改造了吉列。
在他上任之前,吉列就是自欺欺人的典型。卓越的品牌被胡亂對待,運營紀律和財務紀律不復存在,對投資者的空洞承諾也變得司空見慣。詹姆斯一到任,立刻就切除了這些商業毒瘤,起動作之快令人驚嘆。”其實所謂的危機,中國人造詞的確很玄妙,看到了危險,也許正是機遇所在,對于別人來說是困境和挫折,對于詹姆斯·基爾茨來所,危險和困境令他看到的更多是潛在成功的可能性,刀鋒上跳舞本是奇跡,但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