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隨著家居行業的深入發展,不少地區形成了以一種家居建材為主的產業經濟,并由此而集聚了一大批與之相關的上下游企業,形成了產業發展的鏈條和自有的產業生態系統。搜房家居網作為業內最具權威的行業門戶網站,深入到產業基地的一線,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從媒體角度出發,對基地發展的變遷和企業的發展歷程做全方位的報道。
北京的企業發展較早,作為中國五大木門區域之一,北京屬于大京津地區,以北京、天津為中心,覆蓋河北、山東等地區。北京木門產品銷量較大,并且出現了全國性的代表性木門品牌。本次論壇從產業發展角度審視當地木門產業,走訪具有代表性的產業基地,探討目前行業遇到的問題和困境,展望行業發展的方向。
04 年,從裝飾行業走出來的王顯正式轉行做了木門業,那年下半年,他在昌平租了一個大概一畝半地的廠房,八個人一起開始創業。那時候的木門行業還不算發達,進入門檻也相對較低,甚至07年以前都沒有"渠道建設"這個概念,而現在伯藝木門已經成為北京知名的木門品牌,在外埠市場也占據較大份額。
伯藝木門發展歷程
王顯稱,剛進入木門那會兒算是趕上了行業發展的"好年景"。在07年以前,從工廠做出來的門都是直接供應給家裝公司了,后來經過市場考察,才有了開店的想法。于是07年開始建立渠道,在北京開了就有3個專賣店,但那時候的專賣店也是沒有設計感、沒有形象LOGO等。最主要是,彼時的消費者還并不是很成熟,對于裝修中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當時市場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專業做門的企業,市場認可度還算比較高。07年開始將工廠搬到目前所在的這個位置,開始大做渠道,開始在全國建立專賣店,開始招商,參與大型木門展會,進行全國渠道部署,遠銷國內。
伯藝木門主要的銷售量在外埠市場消化,且逐年增加。北京市場去年前年還占據銷售業績的30%,今年連10%都不到。盡管伯藝今年在北京成立了一個銷售分公司,在北京地區銷售業績提升了,但贏利情況卻不怎么樂觀。由于市場成本逐步增大,服務成本、安裝、售后、原材料價格提升、人工成本上漲,房地產大的行業制約、賣場內客流量非常少,這些綜合因素集合起來,造成今年木門行業面臨較長的淡季。
木門行業由無到有,發展到今天,隨著許多生產型企業都陸陸續續進入市場,銷售競爭壓力開始加劇。尤其是到了2011年的競爭又比以前激烈很多,所以導致了很多企業利潤進一步的縮小,就加大了企業在運營上的這種困難。對于目前來說,企業怎么才能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突出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在品牌上下工夫,通過創新的手法,完成利潤值的加大。另外要保證經銷商能夠正常的運作,才能保證企業的穩定或者穩固的往前發展。
產業基地行:
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由于生產的局限,伯藝木門的渠道基本上就不再怎么擴張。目前伯藝地所在主要工廠有2萬平米左右,一個月的產能大約是三千到四千套門,在北京還有另外四個門廠分布在通州。
目前這些工廠的生產規模已經達不到需求,于是伯藝在河北找了一片80多畝的地,大概能建3萬平方米的工廠,機器設備以及環境都會有很大提升,據伯藝木門董事長王顯透露,這個新工廠將會在2012年年底投入使用。新投入的工廠將可能面向新的市場定位。由于目前伯藝主要定位在中高端,而保障房這塊市場又似乎前景客觀,因此河北的新工廠可能采用新技術增加一些中低端價位產品,來適應這些市場。
王顯談電子商務:木門產品不是標準化產品,我認為企業內部要不斷完成自己標準化產品才能真正完成電子商務。但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有實現的難度,包括各種環節的管理和交接上,店面導購,配套產品,一定要和消費者在網上找到一種契合點。我們線上線下的價格一旦起了沖突,對我們的消費者和對品牌的影響都會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