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中國的家裝市場也迅速興起,發展速度很快導致出現了良莠不齊的局面。記者就此梳理了市場上一些常見的“陷阱”及對應方法,為消費者提供參考。
選購不要貪“小”失“大”
打折經常是商家采取的促銷方式。1元的瓷磚,3元的龍頭,10元的馬桶……在這些“低得令人頭暈”的特價商品面前,很多業主忘了周末時間有限,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結果原本定的購買計劃擱淺;零元起拍,限量特供……勁爆的促銷政策,讓有的業主忘了本想購買的品牌,而選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品牌;格外誘人的“購買有禮”,讓有些很感性的業主直接選擇了送禮商家,而忽視了對產品質量的選擇。
為此,專家特別提醒業主,首先,業主在商家促銷戰中要有“定力”。要先看促銷產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不能在“低價”面前輕易放棄自己的立場,對產品的品牌、質量等要求反而“退而求其次”,否則貪小便宜可能今后會“吃大虧”。其次,要抓重點。由于3·15期間促銷時間有限,但品牌選擇面很廣,很多特價品往往屬于品牌老式產品或僅剩幾件,業主與其浪費時間去搶購一些不需要的東西或者落個空手而歸,不如按自己制訂的計劃購買更為理性。
招工拒絕“裝修游擊隊”
選擇正規家裝公司很關鍵。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市面上有些馬路施工隊表面看起來很正規,其實要么會找些大公司掛靠,要么就是個空頭公司。
以廣州為例,據當地媒體報道,雖然2010年廣州市的家居裝飾投訴只有58宗,相比2009年的55宗只多了3宗,但從投訴的情況來看,工程質量的投訴比重仍然最大,特別是一些裝修游擊隊和并未取得家裝許可證的小公司,采用假冒偽劣材料、不按合同規定施工、重復計費,惡劣的甚至堵塞業主下水道、鑰匙孔,并恐嚇威脅業主,以牟取私利,有的甚至未完工已“人去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