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日前,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較2023年增長2000萬平方米以上。
據了解,“十四五”以來,我國推進節能降碳取得顯著成效。初步測算,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后,“十四五”前三年,全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約7.3%。但與此同時,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全國能耗強度降低仍滯后于時序進度,部分地區節能降碳形勢較為嚴峻。為此,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制定了《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以加大節能降碳攻堅力度。
《行動方案》提出,2024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2.5%左右、3.9%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8.9%左右,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億噸。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0%左右,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億噸,盡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
為全面實施節能降碳,《行動方案》要求,分領域分行業實施“化石能源消費減量替代行動、非化石能源消費提升行動、鋼鐵行業節能降碳行動、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行動、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行動、建材行業節能降碳行動、建筑節能降碳行動、交通運輸節能降碳行動、公共機構節能降碳行動、用能產品設備節能降碳行動”等10項專項行動。
在實施建筑節能降碳行動方面,《行動方案》要求,加快建造方式轉型。嚴格執行建筑節能降碳強制性標準,強化綠色設計和施工管理,研發推廣新型建材及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積極推動智能建造,加快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推動余熱供暖規模化發展。到2025年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較2023年增長2000萬平方米以上。
要推進存量建筑改造。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有關政策,結合城市更新行動、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推進熱泵機組、散熱器、冷水機組、外窗(幕墻)、外墻(屋頂)保溫、照明設備、電梯、老舊供熱管網等更新升級,加快建筑節能改造。加快供熱計量改造和按熱量收費,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明確量化目標和改造時限。實施節能門窗推廣行動。到2025年底,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較2023年增長2億平方米以上,城市供熱管網熱損失較2020年降低2個百分點左右,改造后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節能率分別提高30%、20%。
要加強建筑運行管理。分批次開展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節能督查檢查。建立公共建筑運行調適制度,嚴格公共建筑室內溫度控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探索推廣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合理調配用電負荷。
在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行動方面,《行動方案》要求,加強公共機構節能降碳管理。嚴格實施對公共機構的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探索能耗定額預算制度。到2025年底,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人均綜合能耗分別較2020年降低5%、7%、6%。
要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改造。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清單管理。推進煤炭減量替代,加快淘汰老舊柴油公務用車。到2025年底,公共機構煤炭消費占比降至13%以下,中央和國家機關新增鍋爐、變配電、電梯、供熱、制冷等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先進水平占比達到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