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一些優秀企業憑借著自主知識產權在全球化浪潮中邁上了正軌,而市場前景廣闊的業卻悄然流行著"抄襲風",崇拜"拿來主義",武漢的木門行業正是如此。
業內人士表示,優秀的企業應該鼓勵發明創造、鼓勵申請專利,這樣才可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提高產品的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確保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好不容易設計出一款新樣式,沒過個把月,市場上其他木門店馬上冒出"雙胞胎"。一些木門品牌甚至在門口貼上"同行莫進"和"禁止拍照"的告示,但仍無濟于事。
本土木門企業剽竊嚴重
近日,一新木門負責人表示,木門行業抄襲風成了業內潛規則。他透露,前期該公司研發團隊設計了一款古典風格的木門樣板,擺在展示廳不到一個月,花橋附近、漢西等地方一些店也冒出同樣產品,自家店標價1800元/直米,對方降到1200-1300元/直米,"一年設計20款新樣式,一半以上被對手抄襲,有的店連宣傳圖片都用得一樣"。
從業內了解到,不少木門商家每年都會推出10-20款新品上市。木門市場中盛行"拿來主義",不少廠家因為沒有自己的設計團隊,每到淡季時節,換款高峰期降臨,不少公司都會派出商業間諜抄襲原創作品,稍加改頭換面就投入市場。
木門巨頭專利申請引關注
日前,包括木門板材和木門設計在內的五項專利首次獲得國家批準,"抄襲風"作為中國木門行業一個普遍存在而又難以根除的問題將有望得到緩解。
木門不同于地板、潔具等標準化產品,它的個性化和差異性十分大。"木門不像潔具,你必須得時常更新木門產品、重新裝修局部,才可以吸引到更多的顧客,不然哪個愿意到你那里來選購。"品尚木門總經理王開華這樣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木門業處于一個發展的時期,行業里的很多規范都還沒有成熟和完善。資金、設備、技術都還沒有達到一個"理想狀態"。據了解,木門設計師一直是制約木門業健康發展的一個瓶頸。木門設計師的整體素質不高,設計費昂貴,這樣一來,剽竊、模仿也就順理成章。時下一些小的木門企業為了追求眼前利益和應對資金周轉過慢,放棄了對技術和設計創新的思考。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木門企業并沒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資金儲備,而專利技術的研發和申請批準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許多企業沒有實力和耐心去投入,所以木門投訴事件頻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