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10月29日,由中國建設報社主辦的2023世界城市日重要官方配套活動——第四屆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上海舉辦。本次論壇圍繞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心工作,以“可持續的住房與社區”為主題,吸引了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同參會,共同研判城市建設的創新理念,宣傳推介優秀實踐,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劉謙受邀參會,并在主旨演講中圍繞“系統性數字化開創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新未來”,帶來了廣聯達對于建筑業數字化轉型的全新思考和最新成果。
建筑業面臨挑戰,數字化助力高質量發展
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建筑業企業普遍面臨挑戰。投資維度上,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略微增長,主要靠基建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明顯下滑;項目維度上,上半年施工面積和新開工面積雙降,竣工面積增加,在施空間收窄。同時,企業營收、毛利率、現金流等多項經營指標下行。建筑業需要高質量發展,企業數字化急需發揮價值。
劉謙表示,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希望走“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的發展目標,其中,“數字化”是非常重要的承載,既支持工業化的發展,又支持綠色化的發展。
然而,在數字化轉型中,不少企業存在誤區,認為有數字、有智慧大屏、有智能硬件,就是數字化。此外,還存在等待觀望,試圖照搬;單打獨斗,全靠自己;主次顛倒,技術業務分離;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大干快上,齊頭并進;避重就輕,回避深水區的典型問題。企業實踐中,數字化斷點普遍存在,數據孤島普遍存在,數據未形成資產、不能支撐決策普遍存在。
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步入深水區,問題日益凸顯,決策層價值感不強,管理層應用推廣難,執行層工作減負少。數據只是數據,沒有形成資源,仍是零散、孤島式存在,導致不敢用、不好用、不能用。同時,碎片化供給與系統性轉型需求不匹配,尚未形成有效的連接與協同。
回歸本質,系統性數字化成為根本解
劉謙表示,解決痛點和難點問題,需要回歸本質。
從業務本質看,建筑業呈現為“點線面體”的業務系統。其中,“點”指建筑業有很多崗位;“線”指生產、商務、技術等職責清晰、定位分明的業務線;“面”既指項目,也指人力、市場、財務等企業管理面;“體”指通過點線面相連接而構成的企業整體。更為重要的是,建筑業的業務系統具有“四高”特性,即高度專業、高度協同、高度獨特、高度動態。“四高”增加了建筑業業務系統管理的難度,復雜系統的問題,無法通過單點建設解決,需要系統性求解。
廣聯達洞察建筑業“點線面體”的業務系統本質,借助數字化“數據+連接+算法”的系統性能力,以場景引領構筑一體化解決方案,實現“集團、企業、項目、崗位”之間的全方位連接與協同,促成數據驅動的管理與決策服務,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建筑業業務本質和數字化本質牽引下,需要構建系統性數字化的新路徑,這可以概括為“113”路徑,即1個核心目標、1套綜合方案、3大關鍵支撐。具體來說,1個核心目標是要實現建筑企業的高質量發展,1套綜合方案是包含頂層設計方案、一體化技術方案、落地實施方案等在內的系統性數字化解決方案,3大關鍵支撐是需要認知升級、能力升級和合作伙伴升級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
注重實踐,提供數字建筑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劉謙認為,回歸到經營發展的本質,企業做數字化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解決高質量的決策、精細化的管理,以及縮短企業轉化周期、改善經營結果,這也是用數字化來解決建設行業的發展困境。
作為數字建筑平臺服務商,廣聯達圍繞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的業務領域,面向行管方、建設方、設計方、咨詢方、施工方、設材廠商等產業鏈各參與方,以及城市運營、金融、教育等領域,提供以建設工程領域專業化應用為核心基礎支撐,以產業大數據、產業鏈金融等為增值服務的數字建筑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面向勘察設計行業,廣聯達基于自主知識產權平臺從數據驅動的一體化設計角度出發,利用平臺+標準的方式,實現設計全過程數據與其他業務間的有效互通。特別在房建與基礎設施領域,廣聯達構建完整的國產三維設計產品體系的同時,利用數據互通優勢,有效整合并形成設計成本一體化解決方案、全專業協同設計解決方案,基建多專業一體化解決方案,推動行業加速數字化技術與業務的高效融合應用,助力企業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的升級轉型及破局。
聚焦建設方企業,以“數字建造、完美交付”為指導思想,面向國資國企、城投平臺、房開企業、基建甲方、自建甲方、代建企業等建設方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建設方,驅動項目全參與方數字化轉型,助力建設方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業務變革發展的目標。
面向施工企業,以幫助客戶成功為目標,從數據價值、業務精益、分層管理、現場智能等維度,打造“兩橫兩縱”的方案體系。融合新成本、供應鏈、物聯網、智慧工地、BIM、造價、算量等多產品線,積累企業定額、價格庫、材料庫等企業數據資產,整合外部生態能力,提升客戶盈利能力與項目履約能力。
這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已經充分良好應用于具體的實踐中了。例如,中建三局一公司的衛星通信運營大廈項目應用BIMMAKE工具,實現了主體模型創建、場地策劃、鋼筋深化、輕量化與模擬、二次結構深化、模板支架等方面的價值升級。陜西麗彩集團成本管理項目通過搭建成本管理框架體系及標準,通過數據進行各階段的成本管理,將目標成本管控前置化,從設計之前優化成本,成本線價值彰顯。廣東佛山的南海北園產業創新中心項目,通過設計算量一體化,EPC項目實現成本管理的精細化。湖北某道路項目通過設計算量施工一體化,實現數據貫通、設計價值最大化。廣州市天河區的廣氮項目,運用BIM+智慧工地的精細化管控,提高了項目的整體建造水平。
劉謙最后表示,廣聯達深耕行業信息化、數字化20多年,已經服務36萬家客戶、助力600萬項目成功。“廣聯達特別希望能夠讓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讓每一個建筑人有成就,因為建筑讓城市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