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定制家居行業已發展近.30年,目前競爭環境與競爭格局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通過梳理目前行業面臨的市場困境與競爭格局,每個品牌應認清自已的定位,找到合適的市場機會進行自我救贖。本文希望藉此拋磚引玉。
市場環境與競爭格局
1、房地產行業步入平穩下行周期
人口紅利消失:中國從2022年開始,人口自然增長進入負增長周期,人口紅利逐步消失。
大陸近十年來適婚人群結婚率、新生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大齡未婚群體不斷壯大,不少年輕人對未來充滿了迷茫甚至選擇“躺平”,導致靠人口紅利發展的路徑幾乎不可為!(尤其邊遠鄉村凋敝非常明顯:原來幾乎每個村都有小學與初中,現在幾乎很少見),不能不說與國家上層建筑的設計有著某種深層次的關系。
房地產回歸本心:前三十年房地產高歌猛進建設了近33億多套住宅(夠37億以上人居住),遠大于市場居住需求、空置率高企(但由于國民占有住房資源的不均衡性因素,仍還有不少剛需或有改善需求的人群缺少住房),房地產靠擊鼓傳花、傳銷式瘋狂發展的時代該結束了,必須回歸到“房住不炒”、并打擊金融腐敗,因為再不剎車將毀滅中國經濟的未來。
于是:房價逐漸回調,加上近期部分房企不斷“暴雷”,更加速了市場衰退!二手房的金融屬性正在消退:升值空間收窄,流動性逐漸減弱,變得難以或需“割肉”轉手。
產業轉型與升級:國家層面同時也在積極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原來靠粗放、低端產業發展的模式已不可持續(大陸尤其沿海一帶供應鏈正快速外移及部分內遷是明證),同時在復雜困難的國際內外部環境影響下,原來“三駕馬車”已失靈,“一帶一路”戰略受到阻滯,“內外部雙循環”大戰略隨之提出:向高科技、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服務、鄉村振興等領域發展成為必然。
盡管國家層面不會讓房地產泡沫立即刺破,市場發展與居住需求也存在不均衡,但整個行業步入平穩下行周期是歷史必然。
2、定制家居行業競爭與洗牌加劇
家居產業擴產能加速"內卷"自2017年定制家居企業集中上市以來,各品牌加速擴充產能,使本已產能過剩的行業更加“內卷”。甚至目前仍然還有許多企業跨界進入定制家居市場,更加速了行業“內卷”。(可能在中國已很少有不“內卷”的行業了吧!)
精裝修市場成"雞肋":在大客戶精裝修市場,由于市場的急劇萎縮以及部分房地產商的持續“暴雷”,部分優質地產商的精裝修市場蛋糕成了一份大家爭奪的“雞肋”:對于零售渠道非常成熟的大品牌來說,面對業績增長壓力時明明知道大客戶工程市場是“雞肋”甚至是“慢性毒藥”,但仍然選擇越來越低價的策略“飲鴆止渴”,同時也導致了諸多中小工程品牌“內傷累累與加速失血”直至出局,低價雖然可能干死同行,但自己不一定活的更好,大客戶工程市場一旦形成低價低質的商業環境再想回頭將很難!如今的工程市場就如“風塵場”:多少良家婦女被拉下水卻很難再從良!!
零售渠道變革加劇:在零售后裝修市場,各大品牌加大品牌與渠道布局,采取大家居甚至整裝模式提升客單價。在渠道碎片化的時代,各種渠道與營銷模式不斷涌現,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運營壓力越來越大。在零售市場,雖然內卷同樣嚴重,但仍然有不少區域品牌選擇差異化策略在市場縫隙間生存。
房地產已然進入存量市場與舊房改造升級時代。定制家居企業原來靠機會與幾個聰明點子打市場的時代已過去,變成需要靠企業的卓越沉淀與精細化運營來獲得生存與發展機會。
3、未來十年市場競爭格局:“1+N+X”之森林體系
在市場下行大環境下,當市場完成完全競爭階段后,市場一定會出現“1+N+X”的競爭格局:“1”:3~5個“頭部”領導者,靠長期積累的綜合成本領先優勢、卓越運營經驗以及密集的下沉渠道取勝,追隨者較難超越;“N”:5~10個“胸部”追隨者,需在提高業績的同時努力降本提效,切忌設定不現實的追趕目標而盲目投入;“X”:30~50個“腰部”聚焦者,一定要認清與領導品牌之間的累積差距,應發揮“腰部”的柔韌性與靈活性,垂直聚焦、打造差異化,靠差異化競爭力(客戶價值)取勝,否則會被市場淘汰。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顛覆式創新與新商業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臺!
在新商業的世界里,沒有被淘汰的行業,只有被顛覆出局的企業,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顛覆式創新與商業模式重構上。沒有創新力,哪有想象力;沒有想象力,何來競爭力!
市場機會:與自我救贖
不管大勢如何變化,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裝修一個個性化的家”的基本需求也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因此,需堅持以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使命,通過全渠道觸達客戶、打造高顏值、高效產品與極致場景體驗、優化專業全案設計及一站式配齊等措施,在競爭加劇及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的不利環境下不斷攻堅克難,破局創新,穩中求進。對于大品牌來說,可以對中小品牌進行降維打擊;對于中小品牌來說,需選擇差異化策略實現突圍!
在這炮火連天的市場里要么做第一梯隊賺大眾的錢、要么做唯一賺細分人群的錢!
中國商業住宅市場從1995年發展至今已過去近30年,按每15-20年住宅需要進行局部或全部翻新升級的一般規律看,后裝修時代已開啟!時代給我們關上了一扇窗、同時也給我們打開了另一扇窗!市場機會永遠在,就看誰站在了背影里、誰又沖上了時代的浪頭!
“1+N+X”之森林體系的自我救贖機會:
1、在傳統零售市場上,利用其規模集采以及卓越運營帶來的綜合成本優勢,通過密集下沉的渠道以及線上線下推廣,采用低價標準套餐引流(如歐派699元/投影面積套餐等),引發一輪又一輪的市場大戰,對無差異化的腰部品牌甚至地方性小品牌進行降維打擊。
2、在舊房改造市場上,城市大店做形象,社區小店做觸手,開發各種業務合作模式,設立專門的輔導部門幫扶經銷商深入社區,在“骨頭縫”里面找“肉”吃。
歐派姚良松說:現在行業里有一個空間就是舊房空間,歐派專門成立了舊房改造的辦公室,專門去推動這部分業務。現在,基本上整塊的“肉”已經沒有多少了,要學會在“骨頭縫”里面找“肉”吃。
所以,未來誰能夠學會在“骨頭縫”里面找“肉”吃。就依然還能保持膘肥體壯,如果總是等著吃沒“骨頭”的、整塊的“肉”,可能非常困難。
我們這個行業要學會在”沼澤地“里生存,這個行業不是國家一個政策能夠刺激起來的,舊房改造是現在唯一一個藍海,唯一一個機會了,所以現在真的是哪里有一點”小塊肉“,我們就吃,要學會吃”小塊肉“。
3、在后精裝修市場上,利用與優質地產商戰略合作的契機,采取拎包入住的模式,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機會,搶占后精裝修市場份額(包括其中部分毛坯交付的裝修機會)。
4、整裝業務模式逐漸成熟:無論總部還是經銷商,逐漸掌握整裝業務模式以及落地技能,給客戶提供一站式產品配套與裝修交付解決方案,同時在價格上比較親民,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家的追求!通過產品迭代升級與結構重組,品牌獲得客單價與邊際效益的巨大提升。
5、時光機理論:通過成熟發達地區的豐富實踐,將獲得的經驗向次級市場復制推廣。
即利用時間差、信息差、以及地區發展的不均衡性,在機會窗口期內,利用高層級市場的經驗在低層級市場提前布局,之后取得增長將只是時間問題!
這也正是著名投資人孫正義時光機理論的內涵:充分利用不同區域和行業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在發達地區獲得經驗后,再去開發相當于落后的市場,就仿佛坐上了時光機,能夠穿越過去和未來。
頭部品牌近三十年的運營積累,腰部品牌與地方性小企業是無法輕易復制的:百億甚至千億規模的集采議價能力、幾千家甚至上萬家下沉的渠道布局、嫻熟的線上線下推廣經驗、標準化與信息化、銷售與生產一鍵打通、強大的人才梯隊隊伍與薪酬競爭力(部分高管身價幾千萬甚至上億),以及卓越的精細化運營經驗沉淀等等。
這些優勢集合起來就有一種天然的虹吸效應,這些頭部品牌只要不犯戰略性錯誤,將會越來越強大:正所謂強者恒強!
總之,定制家居頭部品牌終將會獲得相對壟斷的市場地位,但很難形成絕對寡頭壟斷!
1、大家居業務模式:目前行業頭部品牌正實踐的整裝業務模式,對于非頭部領導品牌來說看似熱鬧非凡,但落地將非常艱難。比較現實的方式是采取大家居業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到位的產品配套服務。
2、向頭部領導品牌學習:由于追隨品牌在銷售規模、運營經驗與人才梯隊上有著可以追隨領導品牌的條件,可以通過行業交流甚至“挖角”的方式獲得新鮮血液的補充,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從而助推整個行業的共同進步。
一個成熟的商業競爭市場永遠不能只有寡頭,否則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共同進步與抵抗市場劇烈變動。商業環境就如同森林:有參天大樹、有灌木叢、有飛禽走獸、有花鳥蟲魚……必須形成一整套森林體系,才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對于聚焦品牌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使命遠景與企業戰略問題,因為這類企業無法與頭部品牌在同一個賽道上競爭,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同時,必須注意不能一開始就犯大企業病,盲目布局、急功冒進、后續又缺乏耐心,最后會受到市場的無情鞭答!
戰略執行
1、重點突破零售業務、謹慎介入工程業務:目前房地產商不斷“暴雷”,工程市場必須萬分謹慎介入,重點做好區域零售市場與目標人群,聚焦再聚焦!
2、鎖定高定客戶市場、提供全屋定制配套:基于企業現狀、市場競爭不得不選擇高定市場定位,企業必須在產品品質與服務保障水平方面做到不斷追求卓越,獲取相應市場定位訂單、同時優化供應鏈成本(高定不一定等于高成本),以不斷改善公司整體盈利水平。
3、創新商業模式、價值鏈重塑:傳統招商與營商辦法失靈,尤其經歷三年疫情洗禮,民間投資與消費變得異常謹慎!因此應考慮深度捆綁各方利益,企業、員工、渠道形成利益共享機制,為實現利益分配價值鏈,需采取高毛利、低凈利價格機制,企業將價值分享給價值鏈各節點甚至是終端客戶,在這方面的創新商業模式值得探討!
4、經營警示:企業小規模經營時,需架構簡單、流程高效;在1億左右規模時,創始人(投資者)應親力親為、但必須有行業外腦作為補充,當達到一定規模后可以充分授權職業經理人運營,創始人把握好大戰略、開發大的戰略客戶、提供現金流保障。
易中天先生有三句話:“現狀無法描述,未來不可預測,一切皆有可能”,這是存量廝殺時代下極為應景、應事的最好獨白。
一個行業即使再難,也有微光!考驗的是,管理者捕捉戰略機會的增長能力!
在紅利消退、增長乏力的時代,“活下去”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每一個中國企業家的頭上。
作者系某大型定制家居企業高管田愛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