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設備拆除了,防塵網鋪上了,揚塵、噪聲、污水沒有了。這樣的場景,以前想都不敢想!”日前,萊州市柞村鎮村民陳女士說。前些年,鎮上出現了數十家石材加工廠,刺耳的切割聲不絕于耳,作業場地內粉塵四起,地面泥漿和污水遍地,沿岸群眾深受其擾。
萊州享有“中國石都”美譽,有著40多年石材加工歷史,是我國重要的石材產業基地。然而,石材產業在造福縣域經濟的同時,長期以來的粗放低效發展也帶來了粉塵、污水、噪聲等環境污染問題。2021年,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中指出,煙臺部分區市存在石材加工污染、礦山生態破壞問題。
萊州市隆盛石材有限公司是位于柞村鎮的一家石材企業,主要從事雕刻和異型石材加工,因其距離居民區較近,在環保督察期間,群眾舉報該企業存在噪聲和粉塵污染。有關部門調查后發現,該企業建有除塵設施,生產廢水經處理后循環使用,并不外排。但項目選址距居民區僅35米,不滿足衛生防護距離要求。對此,煙臺市生態環境局萊州分局研究決定,對《萊州市隆盛石材有限公司石材加工項目現狀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備案意見》予以撤銷,并對其主要生產設施進行拆除。
這是萊州市下大氣力整治石材行業的一個縮影。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產品和技術。近年來,萊州市高位推進、痛下決心,對全市兩千多家石材加工企業進行全面整頓,研究制訂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推動石材產業重啟重振。萊州市綜合考慮石材資源分布、市場預期等因素,將以前無序開采的礦山集中整合為16個石材礦區,整合后近期可開采量達1.4億立方米。持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規劃建設面積19.2平方公里的綠色建材產業園,有序推進項目入園,實現石材產業集約式發展。通過礦山整頓、編制發展規劃、央企國企合作、建設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等一系列舉措,萊州的石材產業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綠色礦山開采、標準化產業園區建設等邁出有力步伐,高端會展、循環利用等全產業鏈加快發展,石材產業正朝著綠色化、規范化、園區化闊步前進,重新煥發“中國石都”新活力。
環保督察不僅是對局部局地污染作出整改,也是一個產業轉型的契機。
“煙臺作為制造業大市,傳統產業占比達70%。近年來,煙臺以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堅持淘汰落后產能,不斷推進產業升級優化,全面實現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煙臺市環保督察整改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煙臺市構建核、風、光、氫、儲、LNG協同發展的新型能源體系,重點推動海陽核能供暖、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母港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示范工程。煙臺成為山東唯一的智能低碳城市試點,連續17年完成能耗“雙控”考核目標。全市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200萬千瓦,占比達到54.3%,占全省的14.3%。煙臺大力實施“9+N”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和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形成了綠色石化、有色及貴金屬2個2000億級,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汽車、食品精深加工4個千億級,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清潔能源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引領城市,煙臺將繼續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打造經濟產業低碳循環、陸海生態自然和諧、人居環境健康宜居、治理體系現代高效的美麗城市典范,凝心聚力打造美麗中國“煙臺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