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概念中,成都就是為娛樂而存在的。當金融危機席卷全球時,你會驚異地發現,成都人的生活依然如故。這也造成了成都木門行業的一種怪象:沿海企業因金融危機面臨裁員、減產的危機,而成都企業卻穩中有升。成都市場就如股市中那"萬綠叢中一點紅",想不引起外界關注都難??粗啥际袌鲞@一塊巨大的蛋糕,不少企業紛紛將它作為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一步。因此在今天,成都市場 是一片"百花齊放"的熱鬧場面,本土的品牌有千川 、愛心、歐麗亞等,外來的品牌有TATA、美心等,從低端到高端,只要是你需要的,就沒有找不到的。
在成都木門市場上,與本土品牌相比,外來品牌有著怎樣的優勢與劣勢?它們的機遇在哪?成都本土品牌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已經培養出了一批屬于自己的忠實消費群,而這個群體通過人際傳播影響著周圍的人,其影響力有時甚至超過大眾傳媒對消費者的影響。大眾傳媒影響面雖然很廣,但對消費者的說服力是遠遠不夠的。至于原因,一是由家居市場的特殊性質決定的,畢竟許多人一輩子也買不了幾次家具,人們不能像消費快速消費品一樣,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這一試或許就是一輩子;二是由于中國人的特殊消費觀,中國人特別講究"人情世故",凡事講個"情"字,"理"還倒是其次,你的東西說得再好,我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家居的地域性很強,讓外來品牌與天天和消費者見面的本土品牌競爭,看來確實有點吃力。
但這并沒有影響經營外來品牌經銷商們的信心。他們表示,隨著各個行業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木門市場也分得越來越細,正如人們常常說到的"細分市場",只要找到你的細分市場,你就能取得一片天下。經銷商表示,雖然現在中國木門的同質化現象很嚴重,但每個品牌的產品依然有屬于自己的特點,而這些特點足以為他們找到忠實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