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1月7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建材集團主辦,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深圳市發改委、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承辦的“國際玻璃年”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在龍華隆重舉行。
據悉,論壇主題為“慶祝玻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共創可持續公平和更美好的明天”,旨在圍繞“四個面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搭建高水平、高層次的交流平臺,引領工程科技發展的方向,為國家相關領域發展提供戰略性意見。
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仲平,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余鋼,國際玻璃協會主席雷哈德·克萊德特,以及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中國硅酸鹽學會代表和一眾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出席活動。
據了解,“國際玻璃年”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是一次面向全球的盛會,打造了全球玻璃行業共商合作、材料領域共話發展、新興產業共謀未來的平臺。經聯合國批準,2022年為“國際玻璃年”,進一步推動了玻璃與材料的跨國界、跨學科、跨領域融合,讓玻璃迎來發展的春天。
余鋼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向論壇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并指出,玻璃材料是新能源汽車制造和電子信息等產業的重要基礎材料。此次舉辦國際玻璃年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峰論壇,對于加快玻璃材料關鍵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余鋼表示,深圳將平板玻璃、電子玻璃、光伏玻璃和3D玻璃等材料作為20+8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內容,在未來還將努力創造最好的條件、營造最佳的環境、提供最優的服務,全力支持企業、專家和人才在深圳創新創業,攜手推動玻璃材料行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李仲平在致辭中表示,材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是制造業的基石。當前中國玻璃產能占全球超60%,技術和裝備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并涌現了超薄可折疊玻璃,8.5代液晶玻璃基板,新一代光伏發電玻璃等一系列的創新成果。
雷哈德·克萊德特代表國際玻璃協會向論壇的主辦方表示熱烈祝賀,并表示,“國際玻璃年”是聯合國第一次將國際年專門用于新材料中的這一領域,本次論壇標志著全球玻璃行業與中國材料行業的深度合作。
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清杰和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程一兵,分別帶來了《面向2035我國材料領域交叉前沿與顛覆性創新戰略研究》和《高溫制造業氨氫融合零碳燃燒顛覆性技術與產業化示范》的主旨演講;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天偉和丁文江則相繼帶來了題為《可再生能源驅動的第三代生物制造》與《輕氫之鎂,創新栽培》的演講分享。
學術報告會環節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校長朱世平作題為《聚合反應工程創新及高分子產品高端化》的主題報告;華南師范大學黨委常委楊中民帶來《激光玻璃光纖及應用》的主題報告;德國辛格拉斯總裁斯蒂芬.林克則分享了《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創新材料與技術》的主題報告。另外,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黃險波、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副所長張龍和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錦功分別帶來《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應用》、《先進紅外光學材料及前沿應用》以及《雙碳戰略下的低碳美學新材料——碲化鎘發電玻璃》的主題報告。
此外,大會還觀看了龍華區推介宣傳片,同期網上直播平臺參會及觀看人數超3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