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據悉,今年以來,投資對于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同時,相關部委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進一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地方也密集出臺穩投資計劃,敲定項目任務清單,全力保障重點項目按計劃建設實施。木材作為基礎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工程建設的必需品,市場的需求只要集中在房地產、基建等,重大項目清單出爐也為木材市場發展帶來了磅礴動力與廣闊空間。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金融等多渠道資金支持加力,推動項目加快落地。專家表示,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下半年,基建投資仍有較大發力空間,進一步助力穩經濟大盤。
重大項目清單密集敲定
甘肅省: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達500個,總投資3343億元
7月3日,甘肅省2022年下半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億元以上重大項目達500個,總投資334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876億元。其中,產業類項目191個,總投資180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49億元。這些重大項目的開工,將為下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強支撐。各市州設立分會場線上同步進行。
另外1-6月,234個省列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24億元,增幅37%。
安徽省:942個項目總投資達6675億元
7月1日,安徽省2022年第三批重大項目開工,此次開工重大項目共有942個,總投資667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57億元,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12個行業。
此外,安徽省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據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1月至5月,全省制造業投資增長21.6%,上半年新開工項目大幅增加,對鞏固經濟恢復態勢起到關鍵支撐作用。
浙江:總投資7620億元,40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6月28日,浙江省實現經濟穩進提質、推進“兩個先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暨三門核電二期開工儀式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據悉,402個項目參與此次集中開工,總投資達762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319億元。
此次集中開工項目安排有三方面特點。一是注重基礎設施先行,安排了包括城市建設、產業升級、農村農業、安全保障、網絡型等基礎設施項目總計239個,總投資4422億元,年度投資820億元;二是注重產業轉型升級,安排了包括先進制造業、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產業項目總計163個,總投資3198億元,年度投資499億元;三是注重示范引領帶動,堅持以項目看發展、論英雄,402個項目中,100億元以上項目14個,總投資2167億元,占比28.4%。
圍繞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奮斗目標,此前浙江組織了9次集中開工活動,開工建設5257個重大項目,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3.8萬億元,建成2438個項目,帶動浙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長8%以上。這批基礎設施、重大產業、社會民生項目的集中開工,有力支撐了共同富裕示范區和重要窗口建設。
河南:總投資2768億元,新開工重大基礎設施項目48個
6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全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穩住經濟大盤——2022年6月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6月份新開工48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整體情況。
河南省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梳理形成了48個2022年6月新開工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2768億元。其中,網絡型基礎設施項目23個、總投資1491.4億元;產業升級基礎設施項目4個、總投資62.7億元;城市基礎設施項目11個、總投資928.5億元;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7個、總投資281億元;國家安全基礎設施項目3個、總投資5.5億元。
遼寧:總投資1.57萬億元,187個省級重點項目
6月15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就省級重點項目有關情況進行介紹。
據介紹,在187個省級重點項目中,新建、續建項目160個,總投資1.08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698億元;前期工作項目27個,總投資4933億元。主要圍繞提升維護國家“五大安全”能力,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
聚焦提升國防安全能力,重點推進6個項目。鞏固糧食安全能力,重點推進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昌圖縣高標準農田,普蘭店國家級鱘魚遼參數字化產業園,大連現代化農業產業中心,遼河流域優質粳稻特色產業集群等6個項目,總投資121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45億元。維護生態安全能力,重點推進大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遼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重點輸供水盤錦應急支線、遼河干流防洪提升、引洋入連等9個項目,總投資349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85億元。
聚焦保障能源安全能力,重點推進徐大堡核電3、4號機組,遼河儲氣庫群,沈陽新增陸上風電等31個項目,總投資3797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230億元。強化產業安全能力,重點推進沈陽渾南科技城、大連英歌石科學城、沈陽數字經濟產業園、華晨寶馬新工廠、恒力年產160萬噸樹脂等78個項目,總投資6217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832億元。
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重點推進盛京古城改造、老舊燃氣管網改造、大連新城區商業綜合體、大連灣海底隧道、錦州港航道改擴建、省傳染病醫療救治中心等57個項目,總投資4975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496億元。
為推動項目實施,遼寧省在確保市場公平競爭原則上,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工作力度,從政策供給、強化服務、要素支持等方面對省級重點項目給予優先支持,在優化審批程序、開辟綠色審批通道、加強能耗指標支持、優先保障用地、提高供電服務水平和加大資金支持力度6個方面,全力保障重點項目按計劃建設實施。
要素保障有力推動項目落地
不僅項目充足,資金等要素也保障有力,推動項目落地。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穩投資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地方基建的重要資金來源。據機構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發行超3.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約2.4萬億元,占全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3.65萬億元的93.3%,發行進度明顯快于往年同期。
“據測算,2021年末約有1.4萬億元專項債資金結轉至2022年使用,加上2022年專項債額度3.65萬億元,兩項合計將提供約5.1萬億的專項債資金。”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說,從前5個月專項債的投向來看,約有70%用于基建項目。若全年都按這一比例來計算,則2022年投向基建的專項債約為3.55萬億元。
政策性金融也發揮“準財政”作用,拓寬基建資金渠道。近期國務院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貸款額度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此前,人民銀行還發文明確保障城投平臺合理融資需求,預計城投平臺的融資環境也會逐步改善,再加上專項債、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和用創新工具盤活存量資金等舉措,未來基建投資的資金較為豐沛。”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說。
此外,加快推進項目審批和開工前準備工作、加強重大項目用地用能要素保障等一系列政策也精準發力,確保項目盡快開工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
進一步助力穩經濟大盤
專家表示,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下半年基建投資對于穩增長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今年以來,重大項目有力推進,拉動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7%,增速比1-4月加快0.2個百分點。計劃總投資億元及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0.2%,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83.3%,拉動全部投資增長5.2個百分點。
“基建投資主要是由各級政府主導和財政支持,具有很強的宏觀調控效應,更能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發揮穩定增長的‘壓艙石’作用。”專家說。
專家表示,從前5月數據看,基建投資保持了相對較高的景氣度。隨著全國疫情進一步好轉,在資金充沛、項目充足、建設加快和政策支持等多個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下半年基建投資仍有較大的向上發力空間。
短期來看,基建投資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手段,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基建投資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是應對外部環境沖擊、托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還會繼續上行,預計三季度是全年基建增速的高點,或能達到15%左右,全年基建投資增速可能超過10%。
進入傳統淡季以來,高溫降雨持續,疊加外部環境不明朗,國內疫情反復,房地產未見明顯起色,木材市場處于下行趨勢,但面對如此多的重大項目,無論利弊,木材相關的企業還是要立即行動起來,抓住機遇,說不定還能來個逆風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