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自恒大系3月21日停牌已經過去3個月,恒大與此前約定的公布重組計劃日期也越來越近。6月20日晚間,中國恒大、恒大物業和恒大汽車三者齊發復牌相關公告。中國恒大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推進重組工作,如公司1月26日所公告,公司預期將于7月底前公布初步重組方案。這或將是中國企業規模**的一次債務重組。
與此同時,恒大也接到了港交所發來的復牌指引,根據復牌指引,恒大需要闖四大關,包括按規定公布財務業績、解決任何審計保留意見事項、公布恒大物業134億質押擔保被銀行強制執行的調查結果等四大關。
200億家居債真遇曙光?
恒大擁有超過2000個債權人,每次新聞都牽扯到近千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直接關系到無數的買房人的權益,還有受影響而導致企業利潤嚴重下滑甚至破產的家居建材行業多家下游供應商。
今年5月底,上市公司廣田集團公告稱,公司受**大客戶恒大集團影響,有3.92億元銀行債務出現逾期,因為債務違約,公司債權人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該公司次日開盤后股價應聲大幅低開,盤中一度觸及跌停,股價創上市以來**紀錄,較2015年盤中16.68元/股的高點跌去近9成。
根據家居新范式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僅15家供應商與恒大的應收賬款合計超過218.1億元,逾期款項合計89.12億元。
對于如何還債,似乎來日方長。盡管此前已有企業與恒大達成“以房抵債”方案,但據相關企業反映,該方案很難落地。多家企業表示未與恒大簽訂正式購房合同,無法辦理網簽。
受此影響,大多數供應商只能通過訴訟手段進行維權。我樂家居、金螳螂、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恒大材料設備有限公司、江山歐派子公司、奧普家居、志邦家居、好萊客旗下千川門窗等多家公司紛紛走上討債路。
然而司法程序耗時較長,且按照目前恒大的經營情況,預計未來通過司法程序可獲取現金或其他資產抵償的可能性低。
除了“打官司追債”,部分企業還采取了債轉股、房抵債等形式。早在2014年成為恒大重要合作伙伴的索菲亞,雙方達成了以股抵債1.6億元、以資抵債3.52億元解決方案;皮阿諾、江山歐派和曲美家居,也與恒大分別達成了7920萬元、7250萬元和7200萬元的以股抵債解決方案;東鵬控股、三棵樹、皮阿諾、帝歐家居與恒大達成了金額數分別為1.44億元、2.2億元、3.5億元和3950萬元的抵房解決方案。
大宗業務何時云開見霧?
目前,市場各方都在等待恒大債務重組方案的出爐。到底是像融創與綠城、深田與萬科的牽手,上演一場白馬騎士帶巨資入駐式的股權重組?還是把值錢的資產變現去還債,用雞蛋換糧票式的資產債務重組?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有消息總歸是好事。
此外,隨著房企接連遭遇流動性危機,曾被視為“香餑餑”的大宗業務變成燙手山芋,為公司埋下了業績隱患。wind數據顯示,64家A股上市家居公司中,截至2021年底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總金額超過10億元的有14家,占比21.88%;**的是帝歐家居,金額達37.29億元,歐派家居、索菲亞分別為12.18億元和11.8億元。
可見,恒大的舉動意味著管理層對這類問題的態度,處理方式,還有市場情緒。而7月的債務重組方案會不會是一個利好的因素,還要看恒大后續的推進。
無論如何,希望趕緊把事解決,該復工復工,該交房交房,該還債還債,最好在大環境改善+出售資產+企業收縮的多重努力下,盡快走出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