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在各國不斷收緊木材出口政策的大環境下,全球木材供應持續趨緊。然而,最近兩年,中國的木材進口量卻一直大幅攀升,已陷入原材料稀缺的困境。而與此同時,歐美新法規的出臺,也使不少中國木制品出口企業倍感壓力。有人預計,今年下半年,中國木材行業面臨的“苦難”還將日益加重。這一年,相關企業真的很忐忑!
近來,歐美出臺的新規定讓不少中國的木制品出口企業頗為頭疼。業內人士介紹,先有今年7月1日起實施的美國《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讓不少以低成本占據市場的中國中小家具企業感覺措手不及,后有歐盟出臺的《原產國標簽法》增加了家具出口歐盟的難度。一時間,中國木制品出口企業陷入窘境。
歐美相繼推出木制品新規
近年來,美國對進口木制品的要求越來越嚴格。2010年9月1日起實施的《雷斯法案》修正案規定,凡出口到美國的木制品、活植物、鱗莖、木漿、紙、紙制品、樂器、家具等林產品,必須標明木材的種類和來源,否則美國將拒絕這些產品進入,違法產品將被沒收。而剛剛實施的《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也使得在美國供應、銷售或制造的硬木膠合板、中密度纖維板及刨花板的甲醛限量要求成為全球對復合木制品甲醛釋放量最嚴格的要求,遠遠高于歐盟、日本及中國的標準。
無獨有偶,歐盟于2010年年底通過的《原產國標簽法》將于2013年3月3日生效。該法案要求,進口到歐盟市場的木制品必須獲得“身份證”,即證明生產企業采購的木材產自合法開發的森林。“歐盟通過的法案與此前美國出臺的《雷斯法案》較為類似,都是旨在確保買家清楚地知道在歐洲銷售的進口商品原材料產地。然而,由于目前國內部分企業所采購的原木和木材產品或多或少都還存在一定的非法采伐問題,取得森林認證的難度較大,所以,這些企業出具證明存在相當大的困難。”北京林業大學博士尹琦說。
多家企業退出歐美市場
事實上,歐美新規的出臺,確實給中國木制品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比如美國的《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就“害死”了中國木制品出口大省浙江的一眾企業。據寧波檢驗檢疫局對30家木制品出口企業抽樣調查發現,有16家企業出口木制品至美國時,受到了上述法規的影響,受影響比例超過50%,直接損失近130萬美元,間接損失200多萬美元。
寧波檢驗檢疫局WTO(世界貿易組織)辦公室主任黃婷表示,美國甲醛限量法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檢測成本加大、訂單流失和企業數量縮減等方面。現在,由于成本提高使企業的利潤銳減,有些企業甚至不得不放棄美國市場。相關調查顯示,寧波寧海木制相框企業已由幾年前的8家縮減到現在的3家;寧波鄞州區一些中小型木制品出口企業也開始退出美國市場。
而歐盟出臺的《原產國標簽法》如果實施,對相關企業的影響也將十分巨大。以家具行業為例,中國是家具制造大國,出口歐盟的家具數量占到出口家具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是,歐盟提高進口家具門檻后,初步估計將有三成左右中國家具企業難以進入歐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