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近些年,國家和地方層面相繼發布諸多政策性文件,推動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效果顯著。其中具有很強工業化特征的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越來越受到重視。2020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關于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要以超大、特大和大城市為重點,大力推廣鋼結構公共建筑,積極穩妥推進鋼結構住宅和農房建設。同時,“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要求,要發展智能建造,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住宅,建設低碳城市。
中國建筑業協會監事會監事長朱正舉對此表示,建筑業要想實現高質量、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探索新的發展模式——走新型建筑工業化道路。“鋼結構建筑和木結構建筑天然具有新型建筑工業化的優良基因和綠色建筑的特征,容易實現建筑部件的工業化生產及模塊化安裝,有效節省建材使用量及施工能耗,節能環保優勢顯著,是對傳統建筑在建造方式上的革新。就推動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建筑產業現代化而言,鋼木建筑行業被寄予厚望,也正迎來發展新機遇。”
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巨大市場空間有待進一步挖掘
為促進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技術的推廣應用,國家層面先后發布、修訂了多項相關標準,包括《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技術標準》《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筑技術標準》《裝配式木結構建筑技術標準》等,多地也陸續發布實施了地方技術標準。
隨著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技術、標準等體系的不斷建立與完善,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也逐漸步入良性發展。據統計,2020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開工裝配式鋼結構建筑1.9億平方米,較2019年增長46%,占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的比例為30.2%。尤其裝配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建筑得到快速推廣,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陸續批復山東、湖南、河南、江西、四川、浙江、青海7個省份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后,各地重大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項目也在不斷落地建成。如湖南省首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試點小區已建成、山東省煙臺市首個6層木結構裝配式建筑——山東鼎馳木業研發中心已建成、福建省廈門市首個完成裝配式評價的鋼結構項目即將投用等。
“目前,我國建筑業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費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轉變,建筑業轉型升級、走低碳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之路尤為緊迫。相比混凝土建筑,鋼結構建筑具有便于工業化生產、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循環利用價值大等優勢,在落實‘雙碳’目標、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中大有可為。”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表示。
行業專家表示,發展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是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產業政策和管理機制不斷完善、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水平提高、社會公眾認知度和接受度提升等帶動下,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但總體來看,現階段我國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總體應用規模依舊較小。目前鋼結構建筑主要應用于工業廠房、倉儲、大型公共建筑等領域。
完善標準體系建設、加強技術創新成行業跨越式發展關鍵
“雖然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未來發展被看好,但目前技術體系仍存在一些問題。”上述專家對此分析表示,相關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建造成本偏高;連接節點工業化程度不高,現場焊接作業量偏大;圍護體系與主體結構的匹配性較差,能與鋼結構主體構件連接可靠、安裝方便、耐久性好的墻體材料較少;部品化體系尚未完善,部品化率偏低。同樣,雖然木結構建筑作為三大裝配式建筑體系之一,在民居、酒店等方面已得到積極推廣和應用,但木結構建筑也存在產品質量認證體系不足、缺乏關鍵技術創新與研究、設計理論與規范體系尚待完善等問題。
實際上,針對上述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存在的問題,近年來,各研究單位在已有的技術體系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鋼結構新型體系的研究工作,包括鋼框架—耗能支撐體系、鋼管束組合剪力墻結構技術體系、隱式框架結構體系、裝配式輕型鋼框架鑲嵌填充條形復合板體系、交錯桁架體系等,并開展了示范應用工作。同時,在現代木結構上的研究也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在多層木基剪力墻結構、高層CLT(正交膠合木)木結構、木組合結構的抗震性能、抗火性能、設計方法等方面開展了較多研究工作。
“除了技術體系的研發外,受限于傳統條塊分割的建設模式,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的很多優勢并未充分發揮,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強。”業內人士建議,在后續的發展中,建筑市場的管理者和參與者還需通過推動EPC總包模式,在建造過程中盡量實現全專業的集成和全產業鏈的協同,從而推動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更好地發展。
對于國內木結構建筑下一步的發展,同濟大學教授何敏娟建議,需加強政策推動,允許木結構建筑建造的高度更高,且要拋開造價問題更多選擇木結構建筑,將重點項目做得更有特色、更能吸引人、更有顯示度。另外,隨著木結構建筑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材料和新產品的不斷增加、木結構體系的不斷豐富以及木結構建筑規模的不斷擴大,相關技術標準也要不斷跟進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生產加工企業和上下游企業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協作水平低等問題,業內還陸續成立了一批行業協會、學會和產業聯盟等,如中國建筑業協會前不久專門成立了鋼木建筑分會、山東省膠州市成立了膠州市鋼結構產業聯盟等。同時,“首屆鋼木建筑行業發展與新技術論壇”“全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項目觀摩與技術交流會”“新型建筑工業化暨裝配式鋼木建筑發展專題論壇”等行業活動也在陸續開展,“鋼木結構建筑企業質量管理評價體系”“推動鋼木結構建筑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等也在持續推進。
朱正舉表示,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行業組織還需以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使命,服務行業、助力大局,加快推廣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應用,推動建筑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在未來,行業組織要在鋼木結構行業乃至建筑業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擔重大使命,持續開創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建設新局面,推進鋼木結構裝配式建筑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