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17年2月3日,在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一個木材加工廠,一名員工駕駛車輛運送圓木。
“木材危機”能否在短期內得以緩解有待觀察。但旺盛的需求和有限的供給或將成為全球木材市場的長期趨勢。
——王嘉珮
木材產業調研機構RandomLengths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美國木材價格在波動中上漲,2021年5月17日達到了創紀錄的每千板英尺1495美元,較2020年4月飆升了318%。
在英國,包括木材在內的建筑材料價格已連續7個月上漲,其增幅創下了自1997年有記錄以來的**值。
當前德國的建筑木材價格已飆漲至去年的2倍,屋頂板條價格達到了去年的3倍。
木材!木材!全球木材價格飆升使供給短缺問題雪上加霜,“木材危機”似正在全球蔓延。
價格漲、漲、漲
全球木材價格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來普遍上漲,鋸材原木價格指數、IMF全球硬鋸木和硬木價格等均出現明顯上漲趨勢。全球主要木材消費和生產市場的木材價格也一路攀升,多地木材價格創下歷史紀錄。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數據顯示,2021年2月木材期貨合約價格達到每千板英尺1004.5美元,近20年來首度突破千元大關。此后木材期貨合約價格整體保持上漲態勢。5月7日,7月交割的期貨合約價格高達每千板英尺1686美元,創下2001年以來的價格紀錄。
事實上,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木材期貨合約價格已上漲了近214%,凸顯出建筑商等需求方對市場的木材供給能力信心不足。
木材價格上漲,一方面是因為木材生產國的產能有限,另一方面,主要經濟體的“全球購”加劇了木材短缺。
例如,加拿大是美國主要的木材進口來源地,但近5年來,加拿大木材行業產能年均增長僅1.6%,其中不列顛哥倫比亞地區木材產能減少超30%,加上美加兩國針對木材的貿易爭端難解,加拿大對美木材出口量已連續4年下降。
如今,歐洲等地的木材產區已成為美國的新目標。2020年,美國自歐盟進口木材同比增長近200%,今年**季度進口量同比增加37%。但全球木材產能有限,強勁的需求只能不斷推高木材價格,并進一步加劇短缺現象。美國對歐洲木材的大量進口,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歐洲本地市場的木材短缺。
由于價格飆升,從數據看,今年全球主要木材產地貿易額上漲,但實際貿易量呈現下滑趨勢。其中,**季度俄羅斯鋸材出口額同比增長6.2%,但出口量下滑9.4%;前兩個月,歐盟木材出口量同比下降6.2%,出口額卻上漲了6.6%,木材進口量出現3.1%的下滑,進口額增長近5%。木材貿易量與貿易額反相關,凸顯了需求旺盛背景下極為有限的木材供給。
供需、產能、物流綜合作用
主要經濟體的刺激政策推高了木材需求。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木材生產國產能和跨境運輸難以迅速恢復。供需、物流等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催生了這場“木材危機”。
首先,經濟刺激政策推動房地產市場復蘇,推高了木材需求。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全球主要央行紛紛“大放水”,美聯儲甚至開啟無限量化寬松,美元利率保持在0%到0.25%低水平。寬松政策環境降低了借貸成本,刺激了主要經濟體房地產市場的復蘇。
從美國房地產市場核心指標看,2021年4月,美國住宅新開工數折合年率達到156.9萬套,同比增長76%,其中單戶型住宅新開工數同比增長26%。市場預計2021年美國住宅新開工將達160萬套,2022年進一步增長至170萬套,有望創下15年來的新高。
同時,自2020年5月起,美國營建許可整體呈現上升趨勢,達到2007年以來的**水平,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房地產市場有望保持蓬勃發展態勢;歐盟建筑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在2021年3月突破榮枯線;英國建筑業PMI甚至創下6年半以來的新高……房地產建筑市場的恢復直接拉動了木材需求的攀升。
受疫情影響,民眾居家隔離或遠程辦公,住宅房屋改造和自建房屋成為民眾的新選擇,也進一步增加了木材需求。
其次,木材產能恢復有限,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影響,木材及相關產品需求不足,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較為普遍,部分木材產區削減產能,導致市場缺乏足夠庫存應對2020年下半年開始的木材需求暴漲。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則極大限制了木材產能的恢復和擴張。數據顯示,自2020年初以來,由于工廠難以正常運轉、工人無法正常作業,全球木材砍伐量和板材生產量下降了30%左右,主要產區的木材產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例如,2020年前11個月,俄羅斯鋸材和板材產量同比下跌4.3%,前三季度芬蘭鋸材產量下降了11.4%左右。
此外,在加拿大、歐洲等木材主產區,木材蟲害限制了優質木材產量,臺風、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也對木材庫存產生了不利影響。
系列因素導致全球木材供給嚴重不足,僅歐洲等少數市場保有一定庫存,木材商優先供應出價高的買家,推高了木材價格,更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
最后,國際物流運輸受阻助長了“木材危機”。
疫情背景下,全球主要港口作業無法正常進行,操作效率下滑嚴重,造成港口擁堵、船只和集裝箱大量滯留,包括木材在內的產品運輸船期大幅度延長。
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2021年4月,全球主干航線準班率為23.71%,較上月下跌2.4個百分點,港口擁堵滯留狀況未有明顯好轉。
主要港口嚴重擁堵使全球集裝箱短缺的矛盾更加嚴峻。集裝箱流轉平臺ContainerxChange數據顯示,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上海、青島、安特衛普、漢堡等世界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可用指數下跌至0.5以下,集裝箱周轉困難現象十分普遍。
嚴重擁堵和集裝箱短缺導致國際物流運價大幅上漲。根據航運咨詢公司德路里公布的數據,世界集裝箱指數(WCI)已從2020年5月的不足2000美元/40英尺集裝箱上漲至當前的6135.44美元/40英尺集裝箱,上海至部分歐洲主要港口的運價甚至飆升至9000美元以上。國際物流不暢、運力不足、運價大漲成為全球木材價格上升、供貨時間延長的重要原因。
需求旺盛將是長期趨勢
當前的“木材危機”以木材價格上漲、短缺嚴重為基本特征,是疫情等偶發事件導致連鎖反應造成的直接結果,危機能否在短期內得以緩解有待觀察。
一方面,木材需求或將保持堅挺。由于木材需求對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木材價格暴漲很難對需求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隨著主要經濟體疫苗接種率得到提升,新冠肺炎疫情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隨之而來的經濟復蘇將繼續支撐木材需求。
同時,當前美國房地產市場供給仍不足,截至今年3月底,美國全國房地產庫存107萬套,環比增長3.9%,但同比下跌了28.2%,接近有統計以來的歷史**值。市場認為,美國正處在歷史性的房屋供給短缺期。而夏季是美國房屋建筑的傳統旺季,供需失衡和季節性因素有望刺激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升溫,繼續拉動美國的木材需求。
另一方面,疫情緩解將使鋸木和港口運輸等活動逐步恢復,有望緩解木材短缺狀況,并使木材價格逐步恢復穩定。
從長期看,結構性因素可能對木材供需產生影響。
在需求端,全球城鎮化將繼續深入發展,聯合國預計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占比將從56%增長至68%,推動建筑需求保持旺盛。主要經濟體致力于實現碳中和目標,建筑市場或將從鋼鐵、水泥轉向木材等更為環保的建筑材料。受此影響,市場機構GreshamHouse預測,未來30年全球木材消費量將增長170%左右。
在供給端,全球現有的林業資源主要分布在俄羅斯東北部和加拿大北部,但可供砍伐的資源相對有限。同時,受自然條件限制,木材成熟所需時間較長,加之加拿大、俄羅斯等主要木材出口國對商業砍伐和木材出口政策有所收緊,未來30年內全球木材產量的增長或將十分緩慢。
由此推測,旺盛的需求和有限的供給或將成為全球木材市場的長期趨勢。
(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