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蓋房子像搭積木一樣,12分鐘“砌”一面墻,三天可蓋一層樓。武漢開發區重獎建筑企業,多家企業研發出新型技術,提高建設效率。近日,16家建工企業將獲得該區1121.39萬元獎勵,中國車谷也將把建筑業打造成又一個千億規模的支柱產業。
裝配式建筑催生“武漢速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武漢執行得如何?
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武漢開發區漢南通航產業園,在湖北省規模最大的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中建三局綠投公司武漢漢南工廠,廠區聽不見機器轟鳴,也沒有揚塵漫天。“這是一座鋼結構撐起的標準工業廠房,布局有4條工業化流水式生產線。”該廠負責人鄒東介紹,其生產疊合板、外墻板等建筑標準件的流水線,由一條環型軌道構成,上面載有幾個墻面大小的金屬模具,坐著“小車”沿著軌道循環運轉。“整條軌道分10個工位,每個工位上的工人只負責一道工序,就像汽車生產線一樣。”鄒東說,該生產線每12分鐘就可以生產一塊樓板。
應用裝配式建筑結構的沌口六村還建樓項目經理孫安鋒介紹,他們將結構復雜且拼裝較難的現澆結構直接放到工廠加工生產,降低拼裝難度,提升施工速度。目前可達到3天一層樓的速度。
而位于武漢開發區的武漢福星精工裝配式鋼結構產業基地,總投資15.6億元,目前其基礎及管網已完成50%,鋼結構主體安裝已完成80%,明年將試投產,2022年正式達產后,年生產能力可達200萬立方米,實現年產值近40億元,并可新增就業崗位近千個,將成為華中規模最大的自動化裝配式研發及生產基地。該企業投資方浙江精工歐拉董事長金天德介紹,裝配式鋼結構用于建筑,具有“輕、快、好、省”的優點,可廣泛應用于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武漢開發區完成新建裝配式建筑78.62萬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57.2%,在武漢市各區中排名第一。
重獎建筑企業培育千億產業
近日,記者從武漢開發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區今年初頒布的《關于促進建筑業發展壯大的實施意見》實施近一年以來,有16家建筑企業符合相關條件并通過審核,這些企業將于近期領取共計1121.39萬元的獎勵資金。
為扶持建筑產業發展,武漢開發區從推進建筑產業聚集、加大科技創新、引進和培養人才等方面著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獎勵政策。在產業鏈聚集方面,自2019年1月1日起遷入該轄區的企業建設有效期內(最長不超過三年)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00萬元、3000萬元以上的,分別按照投資額的2%、6%進行獎勵,獎勵封頂額為1200萬元;此外,遷入該區的特級資質企業三年內年度產值達到100億元的,一次性給予1000萬元獎勵;一級總承包企業三年內年度產值達到50億元的,一次性給予500萬元獎勵;具有綜合甲級資質的設計單位總部遷入區內的,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而且,該區范圍內的建筑企業年產值達到一定規模的,每年還分層級給予獎勵。如建筑企業年產值在5億元以上至10億元,且產值增幅達15%以上,就直接獎勵企業20萬元。
近年來,武漢開發區在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的同時,還在大力推動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快發展。該區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力爭將建筑業打造成另一個千億級產業,培育和引進一批特級資質建筑企業和年產值超百億的建筑企業,建設成中部地區建筑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