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10月30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寧吉喆表示,“十四五”時期將全面促進消費,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促進消費向綠色、健康、安全發展,發展服務消費,鼓勵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并提出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
“房住不炒”變成了“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房地產調控方向要變了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房地產調控的方向不會轉變,“房住不炒”定位延續。“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中涉及到兩個關鍵詞,一個是“促進”、一個是“健康”。
“促進”是指“促進住房消費”,在房地產存量市場,房屋的屬性已經從“居住”升級到“精神滿足”,且隨著主力消費人群的更新以及消費需求升級,人們對于房子背后相關的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需求。房地產行業涉及產業鏈眾多,且房地產企業的“全生命周期運營模式”使得住房消費領域延伸,因此促進住房消費是促進國內消費的一個重大舉措,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有效支撐。
強調“健康發展”則是延續“房住不炒”的基調,抑制樓市過熱,也是說,突出房產的居住屬性、弱化房產的投資屬性的政策將延續。
提出“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的原因
1.基于暢通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思想
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使得經濟逆全球化態勢愈加明顯,與此同時,中美博弈進一步加深。在此情形下,我國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點在于國內大循環。
房地產行業涉及上百個行業,房地產本身及產業鏈對我國GDP影響占比超30%,房地產行業發展能夠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有效擴大內需,對于形成國內大循環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消費結構改變,住房消費占比達到27.2%
我國房地產貸款增速穩步回落,但仍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7.2%。據央行數據顯示,三季度末,我國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8%,比上季末低0.3個百分點,連續26個月回落。前三季度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增加4.42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7.2%,比上年全年水平低6.8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3.59萬億元,同比增長15.7%,增速與上季末持平。
3.居住升級,未來房地產市場潛力仍待挖掘
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將全面促進消費”。其中最重要的是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因為住房消費是中國最大的消費,占到總消費的近三分之一,住房消費能帶動裝修、家電、餐飲、教育、社區金融等三十多個產業消費,這是消費作為最大的內需引擎器。
房地產行業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城鄉居民住房水平明顯提高,住房全面短缺時代結束,直接反映在房地產市場成交總量下滑。從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來看,2020年1-9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1.71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0%,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6.5%,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15.3%。
而從居民人居住房建筑面積來看,2019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48.9平方米。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原有的房屋居住屬性已不能滿足當代住房需求,人們已經不僅僅只滿足房屋的居住屬性。而隨著人們對房子功能定位的不斷提升和變化,人們對于房子賦予了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居住升級必然也會帶動房地產價值鏈和產業鏈的升級和發展,未來房地產市場潛力仍較大。
而此次提出“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是針對房地產市場格局新常態下重新作出的戰略部署,一方面,是希望通過釋放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需求來拉動內需,既要釋放住房市場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是從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出發,延伸住房消費領域,發揮住房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