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召開的“2009中國行業品牌戰略與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木門業如何做強做大成為熱點話題。
中國木門業發展時間比較短,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經受市場洗禮和考驗的程度還不充分,木門企業管理水平與國際接軌尚有差距。如果說如此現狀說明中國木門業還存在著巨大的提升空間,那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則為中國木門業的提升帶來了機遇。中國木門業目前面臨如何整合、如何變革的現實問題,中國木門業做強做大的路途還有多遠?
小作坊、無品牌還行嗎?
中國木材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永林用“三駕馬車”形容木門產品的銷路:零售市場、工程和出口。他表示,目前市場上多數生產能力較強的企業在過去專注做出口、做工程而忽略零售市場,這是企業不走品牌運作的原因。但近幾年,國際、國內市場不斷對木材制品進出口交易進行限制和調整,企業利潤迅速削減,做不好國內零售市場的企業會很快失去優勢,在目前金融危機等不利條件下,品牌化運作已經刻不容緩。
在前不久召開的“2009中國木門未來發展論壇”上,業內專家和企業家對中國木門企業如何樹立品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
——必須要對企業自身綜合實力做一個科學正確的評估和定位,既防止盲目決策引起的盲目擴張,同時也要充滿信心,要做到有的放矢,樹立品牌意識。
——要對目標市場進行廣泛深入的充分調研,必須弄清市場的需求信息、消費習性,形成自己的品牌優勢。
——加強品質控制,提高服務質量,用品質培育市場,用服務維護網絡,質量和服務才是企業在市場賴以生存的基礎。
——加強品牌的對外影響力,把簡單的對外貿易升華成一種長期的貿易戰略合作,建立起長效的貿易平臺,使中國木門企業走出國門。
點評:品牌化是行業興盛強大的集成方向,大浪淘沙,只有堅持品牌化才能盡顯英雄本色。
只仿照、不創新還靈嗎?
目前我國木門業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產品的自主開發創新比例畸輕,行業內仿照現象嚴重,導致同質化產品惡性競爭。因此有專家稱,在中國木門業,只有把握產品的升級“高地”,才能一路領先,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創新包括很多方面,關鍵在于產品的創新和營銷的創新。在3月召開的“2009中國木門行業品牌戰略與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專家分別就木門的產品設計和營銷模式的創新提出了建議:
關于產品設計。
——對產品風格、流行趨勢的研究與把握。遵從“木門美學”概念,主要有法式浪漫、現代時尚、美式田園、優雅白與黑、新古典、后奢華、東南亞風情、波斯情調、未來主義等。
——提高新型建材的綜合運用能力。新材料的配套使用對木門設計來說是條捷徑,如新型工藝玻璃、新型板材、特色把手、配套五金、密封條、藝術鎖具、創意油漆效果等不一而足。
——木門功用性的突出創新,如專業突出抗震、隔音、防水、隔熱、防風、保溫方面以及100%健康環保木門等都是可以細分挖掘的市場。
——產品系列、多元化發展。如高檔、中檔實木復合門、低檔夾板門、樓梯扶手的綜合推出,既為企業拓寬了道路,也為經銷商擴大了盈利來源,降低了經銷商在經濟危機中的生存風險。
關于市場營銷。
——組建戰略銷售聯盟,擴大品牌張力。組建聯盟的形式可以是差異化同行業品牌聯盟,異業聯盟,也可以上下游供求伙伴聯盟等,通過搞互動式營銷,資源共享,提高顧客的認知度,創造業績和品牌的共振效應。
——大力發展網絡營銷。網絡營銷具有范圍廣、速度快、成本低、任何企業都不受自身規模的絕對限制,都能平等的獲取信息及平等的展示自己的優點。它可以使小企業迅速擴大知名度,網絡電子營銷是中小企業的獨門“利器”。北京TATA木門就是一個通過在網絡營銷而成功崛起的品牌。
——經常性備戰促銷。促銷不是萬能的,但沒有促銷是不行的。做好促銷有四點需要注意:一是準備要充足;二是不要打價格戰,三是促銷要有創意;四是廠家和經銷商要配合互動,雙重優惠,把好處讓利到消費者身上。
點評:“無腦”企業要向“有腦”企業轉變,邯鄲學步怎能闊步前行,獨辟蹊徑才能鶴立雞群。
重生產、輕管理還成嗎?
中國木門業多為家族式企業,在成長初期可以充分利用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而發展到一定規模仍沒有進行管理改革的話,很多弊端就暴露無遺。許多案例說明,企業一味注重規模擴大,卻不顧軟件建設已經嚴重滯后,最終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勢在必行。
針對當前木門企業暴露的管理問題,中國木材流通協會副會長、木門委員會會長張國林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儲備。木門企業人才奇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木門企業中,技術人員僅占3.6%左右,這其中還包括自己培養的“土專家”。當務之急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儲備勞動力資源,建立人事梯隊與技術梯隊。
——建立獎懲制度,落實考核對象與責任人。北京TATA木門這幾年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一個“減法剝離”的過程,到目前,TATA已經將物流、服務及部分生產成功地剝離,各部分責任到人、分工明確,使企業實現了穩定的、專業化程度高的合作目標。
——重視產品的銷售服務,堅守企業誠信。誠信是貿易的基礎,也是促進和支撐貿易發展的關鍵。誰的產品讓消費者買得舒心,用得放心,誰就能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信任感,消費者的貨幣選票才能投給誰。
——信息化管理運作。提高企業內外部制度流程管理,提高自動化、標準化程度,降低企業成本。
點評:統領全局,才能舉棋若定;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