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江山麗人木業有限公司投產,專“吃”邊角料生產中高密度纖維板后,12日,江山市又委托中國林科院等單位研究木絲集成板技術,以期更加高效地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的廢物資源。
“實現自我循環發展,是江山木業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逆勢飛揚的絕招。”江山市有關負責人說,去年以來,江山市出臺政策打造“木業之都”,深化細化產業分工,完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資源利用率,構建現代木業產業集群體系。
江山市林業局局長徐惠民給記者講述了一方木料在江山的經歷:首先,木料從木業市場來到初級加工廠,加工成板材,然后被不同的企業加工成家具、門、指接板、細木工板等,木屑可制成機制炭等產品,而邊角料可加工成中高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邊角料經過分絲再集成,生產的積成材產品,還可以成為物美價廉的芯板材料。這樣,江山木業的資源綜合利用率接近100%。
江山市新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引進日本等國的技術,專“吃”木屑。他們先從木屑中蒸出香精油,然后制成機制炭,其間還能提取木焦油,產品出口日本等國。在江山,像這樣的機制炭生產企業有6家,全年消耗木屑等剩余物達30多萬立方米,相當于節約木材資源近10萬立方米。
在江山,越來越多企業投資進入木業產業。據統計,今年前3季度,江山木業實現總產值52億元,同比增長34%,木制品出口2046萬美元,同比增長23%。“木業之都”已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