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早上收到一張擺攤攻略圖,一朋友發的,喊我一起去擺地攤創業,還給我打雞血:馬云、李嘉誠、劉強東等商界大佬都是擺攤起家的,現在去擺攤,我們就是下一個阿里和京東。
雖然對于擺攤沒有太大的興趣,但是地攤經濟的火熱卻讓我陷入了沉思:地攤經濟的本意是穩就業、保民生,但是以現在的發展勢頭,地攤經濟可能會產生更大的連鎖反映。
首先,這是一場半強制、半自愿的財富轉移運動。
我們知道,在年初的時候,為了應對疫情沖擊,政府曾號召商鋪業主為企業免租金,大家共渡難關,可是,自愿免租的房東畢竟占少數,大多數企業在收入下滑的情況下,還是會被房租壓垮,這就無法達到保企業、保就業的目的。
現在搞地攤經濟,就是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實現財富的轉移,最終達到保企業保就業的目的。如果可以在外面擺地攤,很多個體商販就不需要依賴商鋪和寫字樓,之前商場里賣鞋、賣衣服的,可以到外面擺攤,之前商鋪里賣混沌、賣煎餅的,也可以出來。這樣一來,對于商業地產的需求就會下降,商鋪和寫字樓首當其沖。需求如果下降,房東自然會降價,不然租不出去,這樣就實現了半強制的減租。
地攤經濟,短期是劫富濟貧,通過財富的轉移,縮小貧富差距,實現藏富于民,長期來看,將會沖擊房地產市場。
過去,我們有種說法,一鋪養三代,買個商鋪,躺著收租,可以養活三代人,與此同時,商戶的房租成本居高不下,這會限制民間的創業熱情和能力,最終是大錢被房東賺走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現在推出地攤經濟,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將會極大的沖擊商鋪和寫字樓的需求,如果這個政策持續搞下去,商鋪的投資價值將大打折扣,一鋪養三代的名言也要重新定義。
房價居高不下的弊病正在顯現,由于地價不斷走高,工業、商業的租金都在上漲,這對于實體經濟的發展很不利。上面也想改變這種現狀,地攤經濟就是一個突破口。
地攤經濟沖擊的僅僅是商業地產,受影響的是商鋪和寫字樓,而商業地產的持有者,一般來說是比較富裕的階層,這就是現代意義上的劫富濟貧。與此同時,住宅市場不受沖擊,也可以保證樓市整體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