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窗幕墻網】2009年到2018年家電行業的黃金十年,身處于這個行業的大大小小的家電企業,在這十年當中迅速崛起。因為在這十年有一個強大的引擎,在牽引著家電行業快速向前行駛——房地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全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9.4億平米;2018年全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4.6億平米。
從2009年開始到2018年中間的這十年,全國每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均維持在10億平米以上。其中2010年10.4億平米,2011年11億平米,2012年11.1億平米,2013年13.1億平米,2014年12.1億平米,2015年12.8億平米,2016年15.7億平米,2017年17億平米。
十年間商品房銷量接近1.3億套。
如此巨大的房產體量,對于任何下游行業都堪稱指數級拉動,尤其是家電行業,配合相關家電產業政策的刺激,從2009年到2018年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實現翻倍增長。
但是這種快速、大量增長,在近兩年房產調控的影響下開始產生阻力。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止2019年11月20日,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產業企業破產倒閉,目前破產數量已達446家,成為歷年之最。
隨著地產調控政策出臺,房地產行業增速放緩、回落,在失去相關產業刺激的家電行業的市場方向也從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對所有家電行業都提出嚴峻考驗。
以往作為龍頭產業房地產生存環境日趨“惡劣”,時下火熱的智能家居產業能否與房地產行業間起到相互補益的作用?
據《2018中國智能家居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智能家居的市場滲透率只有4.9%。雖然過去十年家電單品市場火爆,但是近年來智能家居市場卻遠沒有達到市場預期。可見待開發潛力巨大。
房地產高速擴張期,對所有家電企業來說都是十分重大的利好,這其中不光是龍頭穩賺,大部分中小家電類企業都收獲頗豐,當然這其中不少都是在借著房地產的利好在出量,客觀來說部分家電企業對于智能家居領域的關注度自然會下降,因為大量的市場需求亟待快速填滿,所以很多企業追求快產快銷。根本沒有時間精力去沉淀下來搞研發、搞創新。
事實上所有產業都開始進入調整周期,如果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技術,那么在這個產業調整周期誰就有可能成為被“調整”得對象,這對部分中小家電企業來說考驗極大。而對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恰恰正好相反,非但無損,反而有利。
比如美的、海爾這些行業龍頭,有品牌、有技術、有份額、有資金,這樣的企業即便進入行業調整周期不但不會有損失,而且還是一個再次壯大的機會,市場出清部分中小企業以后,空出來的份額這些企業就會當仁不讓的全面接收。
大企業并購小企業的現象出現。這就是行業里的龍頭優勢。
10月30日美的集團三季報顯示,營收671.48億元,同比增長6.36%;歸母凈利潤61.29億元,同比增長23.48%;歸母扣非凈利潤60.42億元。同比增長27.16%。
同日海爾三季報顯示,海爾智家(600690,股吧)營業收入1489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歸母凈利潤77.7億元,同比增長26.2%,另外智慧家庭生態品牌收入33.7億元,實現增長55%。
在增量市場階段龍頭企業通常是兩手并重的,一邊做市場,一邊投入經費搞研發創新,所以通常行業的走向都會掌握在龍頭企業手里。即便當下房產市場開始進入穩調整期,但是家電行業依然可以在存量市場中找到增長點,同時賦能現有的地產行業。
一方面,由于目前智能家居在國內的滲透率遠未達到預期,增長空間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現有存量的房產可以依靠智能家居提升家居生活品質,目前消費者對智能家居、智能生活的意識正在提高。
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加速淘汰競爭力弱的企業,這讓留下的企業可以借助智能家居這一產業對未來房產行業提供設計出新的發展思路。
所以,房地產降速從另一個角度刺激了整個家電行業進行全面的產業升級,同時家電產業推進智能家居智能生活的同時也會對現有地產行業提供新的發展方向。